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章 万里寒空狼烟烈 第十二节 老谋深算(2/3)
一处小转弯处,韩冬速度丝毫未减,向右猛打方向盘,汽车按照惯性向左甩去,车厢尾部扫着侧壁的山岩疾驶而去。“咚”立足未稳的胡硕被颠得撞到了护板上,“操,真不是冲着腚来的,这是成心要把俺家的二兄弟撅成四节呀。”胡硕呲牙咧嘴的揉着下腹部,那老兄几个搂着枪“嘎嘎”一阵坏笑。
驾驶室里,熊再峰用密码本很快就将史招财收到的回电稿译出来。看着回电稿,熊再峰哭笑不得,很显然电报被埃勒教官“截留”了,没有向北平中转。满纸电文就几个字:牢记:国家、使命。盼待:凯旋、归巢。落款是:你们现在最怀念的人——埃勒。典型的德式幽默。
熊再峰清楚地记得他们飞鹰队刚刚结束地狱式的训练,回到南京基地时埃勒这个“活活教官”给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特战突击队深入敌后,就意味着开始独立执行任务。请注意,独立执行就是不要时时请示,事事汇报。一是不现实,现在的中国没有那个条件、装备和机构,暂时无法配合和指挥特战突击队做几百或上千公里的大纵深武力出勤;二是实际情况瞬息万变,后方指挥机构不了解也不可能掌握具体变化细节和稍纵即逝的时机,遥控指挥极易造成判断失误和贻误时机与战机。
再者,作为花费如此巨资打造的国防突击队,领受接收的任务都是国家战略级别的,是高目标、高难度的国家使命,而不是常规普通战术级别的,这就意味着执行作业的突击队,必须要具有优秀的绝对一流的独立运作、独立完成任务的高超的执行能力,决不能是靠电报来接受命令和指示的低级执行水平的作业执勤团队。
所以说特战队一旦深入敌后,绝不要轻易发报,因为每一次发报都容易暴露目标和企图。特战领域,不到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不要轻易使用电台,因为每一次发报,都意味着可能是最后一次。
要相信自己的临场判断,相信自己的智慧和武力实力,相信自己的团队。
你们要牢牢的记住,鹰刀突击队,尤其是你们飞鹰队,一旦接到出勤的警报,心中就只有:一个使命、一个声音、一条归途。
一个使命:就是眼中只有最高的国家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只要结果,不计过程;
一个声音:就是出勤过程中,只有现场指挥官的声音,只服从这一个声音。
一条归途:就是千方百计,不计生死,不计代价,完成使命。
德国本土战略突击纵队和苏联总参直辖的特战突击队,都是在接受完国家使命后,一往无前,独立秘密的排除所有干扰和困难,为完成目标任务,不死不休,直至光荣的履行完国家使命。
我要你们记住:你们不是国防军野战部队,不是侦察兵尖兵部队,不是情报部门的特工队,你们是国家国防的战略突击队,作战出勤的半径内涵是最丰满的,涵盖了整个国家国防体系的方方面面。千言万语只能用你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表达:外出执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记住,国家是你们的长城,军队是你们的后盾,你们就是国家和军队发出去的一支收不回来的箭镝,这一切皆因为——国家相信你们。”埃勒用德国人的思维,用德国军人的行为价值观给飞鹰队上了出勤前的最后一课。
在临近停战线东北军一个守备营仓库内,特勤支队的一个前突秘密据点里。
身着蓝色东北边防军军装的特勤支队,在仓库外围一公里范围内,明哨、暗桩、伪装警戒卡,将仓库警戒得风雨不透。
仓库内,埃勒和熊步云在一张桌子前对坐抽着烟。熊步云胳膊肘支在桌子上看着手里的电报,久久不言。埃勒猛吸了一口烟,在烟缸内将烟蒂拧灭,抬头看着熊步云,疑惑的问道:“熊,按照你的意思,不做指示,不下命令,我已经用我的名义给飞鹰回了电报,估计那帮小子正在骂我呢,你看用不用给何将军发过去,让他看看。”
“暂时不用,接到他们的电报,我的心里也踏实了,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晚上我赶回北平,亲自汇报。”
换了一种坐姿,看着埃勒不解的目光,熊步云笑了笑,解释道:“嗨,埃勒,中国有些事你慢慢去熟悉。这次飞鹰的电报,没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情报。我来这里,只是不放心他们第一次执行任务。老伙计,你别介意,他们被你训练得很好,单就一项生存能力来讲,他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毕竟是第一次,他们不差技能,差的是经验和老练。
这次中央命令军调局和军政部联合行动派专员组出关,实际上是以军调局的一处为主,也就是陈氏的CC派。在关外,军政部没有来得及建立起谍工网,情报领域,目前仍以CC为主。这次一处能舍得拿出一位潜伏的暗线来给飞鹰使用,已经是给何长官面子了,这样的电文,此时拿给何长官,他也无能为力,在关外,得仰仗一处的人。飞鹰此时已经跟这个暗线接上了头,我就放心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他们的造化和运气了。他们现在了解和遇到的情况比我们还多,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去判断和实施了。
飞鹰队打仗我不担心,一个个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近卫队出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