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0章:乘龙跨凤传佳话(2/3)
合女儿的要求。”就就让孟明带下去暂时休息。
弄玉在凤楼窗帘后窥视着凤台的动静,看到来人和梦中人完全一样,又听到父亲和他的对话,就派侍女给穆公传话:“箫和笙是同一类乐器,客人已经来了,怎么不让他演奏一曲听听,就这样让他走了不可惜吗?”
穆公就说:“好吧,就请先生用箫演奏一曲,让寡人一饱耳福。”
箫史取出一只赤玉箫,色泽温润,红光闪烁,一看就知是稀世珍品。第一曲响起,艳阳下微风徐徐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精神充沛。第二曲响起,响彻天空,四处回荡,天上飘来祥云朵朵。第三曲响起,一对白鹤盘旋在上空,几对孔雀出现在近处的树林;白鸟随着音乐和鸣,和声美妙。
弄玉心怡,在凤楼连连说:“这可真是我要找的丈夫呀!”
秦穆公陶醉了,不住地赞扬说:“听此音乐,真是享受,不枉生一回呀!”他对乐器来了兴趣,问箫史:“这是什么人发明的箫和笙啊?”
箫史回答说:“笙是女娲娘娘发明的,取音生命的生,含有出生生长生发的意义,它的声音催人向上,令人爱惜生命。箫是伏羲氏发明的,取义严肃的肃,具有恭敬认真庄重安静的意思,它的声音令人正直认真清肃,正确面对一切。”
穆公听了看到新奇,令箫史:“你再详细说说。”
“臣的特长是奏箫,就只能说说箫。”萧史说,“过去伏羲氏把长短不等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形状比拟凤凰的翅膀,吹奏起来声音和美,象凤凰鸣唱。大的叫做‘雅箫’,排列二十三根竹管,最长的一尺四寸;小的叫做‘颂箫’,排列十六根竹管,最长的一尺二寸:他们统称为箫管。其中没有底的,叫做‘洞箫’。后来皇帝令艺人去昆仑山采伐竹子,制成单管的,横向制作七个孔,横着吹奏,声音象凤鸣,叫做‘笛子’。笛子一根竹管,比箫形状简单,也容易吹奏。后人厌烦箫管繁多,吹奏困难,就只用一根竹管竖着吹奏。把长的叫做箫,短的叫做管。现在的箫已经不是古代的箫了。”
穆公好奇地问:“你吹奏箫,为什么能把白鹤等珍贵名鸟招来呢?”
箫史说:“箫虽然简化,但是声音没有变,吹奏出来的声音象凤鸣。凤凰是白鸟之王,百鸟听到箫的声音就以为凤凰在召唤,所以四方之鸟就聚集而来。过去舜帝在湘江山野用箫奏韶乐,引来凤凰应声和鸣,何况其他的鸟呀。后人把这里叫做韶山,二千六百年后这里还将有圣人诞生。”
穆公服气了,这个箫史不但精通音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是一个理想的女婿。就对箫史说:“寡人的小女弄玉颇通音律,酷爱吹笙,不想嫁给王后及俗家,就许配给你吧。”
箫史很认真地说:“我本是一个山野之人,怎么敢做王侯的贵胥?这万万不可。”
穆公说“小女曾经发过誓愿,要选择会吹奏笙的男子做女婿。你会奏箫,能通天地,唤百鸟。笙箫相通,箫胜于笙。况且我女曾经在梦中见到你,说八月十五将成亲。这是天缘哪,卿就不要推辞了。”
萧史只好答应,向穆公拜谢。
穆公就令太史看看日子,太史掐指一算,说:“今天是八月中秋,正是黄道吉日,婚嫁上吉,天上月圆,地上人圆。”
穆公说:“好!我女就在今天完婚。”
左右就领着萧史去沐浴更衣,穆公赐给全新的衣冠。弄玉也在侍女的服侍下梳洗打扮。两人在凤楼成婚。弄玉找到意中之人,两人可谓知音。
第二天,穆公拜萧史为中大夫。萧史虽然位列朝班,但是不参与国政,每天驻扎凤楼之上,不吃饭食,只是喝几杯酒,练气练功。弄玉也跟着他学习吐纳导气,每日排泄渐渐减少,进食也逐渐减少,时常也可以辟谷不食,或者几粒米就可以满足一天的需要。每天晚上,弄玉和萧史笙箫和鸣,非常快乐。接下来,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习演奏《来凤曲》,经过反复练习,渐渐掌握熟练,进而精通。夫妻团聚半年的时间,弄玉也有了几分仙体。
一天夜晚,夫妻俩在一起笙箫和鸣,演奏《来风曲》,美妙的声音传入九霄。随着悠扬的旋律,一只紫色的凤凰在半空中翩翩起舞,降落在凤台之上。接着又飞来一听赤色的龙,盘在凤台之上。弄玉感到非常新奇,依偎在萧史身边。萧史说:“我本是上界仙人,上帝得知人间的史籍散乱,命我下界整理,于周宣王十七年(公元前811年)五月五日下界投胎降生在周国的箫氏家里,排行老三,就叫做箫三郎。宣王末年,史官失职,一些史籍丢失,由我进行搜救整理,对遗漏的进行补写,完善了史籍。周人认为我拯救史籍有功,就叫我萧史,到现在已经快一百九十年了。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和你前世有缘分,所以用箫做媒,结为夫妻。我们不能久住人间,今天赤龙紫凤来迎接我们二人,我们应该走了。”
弄玉说:“父亲对我爱如掌上明珠,我应该禀明父亲,和他告别。”
萧史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既然已经成为神仙,应该脱俗无虑,不应该再眷恋人间。再说也不应该泄露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春秋战国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