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七回 周厉王无道至极天昏地暗 共伯和励精图治国泰民安(3/7)
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译文:
上帝败法乱纷纷,却是天下百姓君。上帝行为太暴虐,政令邪僻真可恨。
上天生下众百姓,他的命令不可信。人们开头都不错,很少能有好结果。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如此暴虐太强梁,如此聚敛乱贪赃。
如此居官在高位,如此执政太荒唐。天生这个傲慢人,你们助他兴风浪。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任用忠贞善良士,强暴之徒多怨望。
流言蜚语相继来,寇盗抢夺生内堂。小人天天诅咒你,无穷无尽遭灾殃。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你在国中乱咆哮,怨声载道仍逞强。
不明自己品德坏,前后左右无贤良。你的品德不自明,没有辅佐无卿相。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上天叫你别酗酒,从而效法不应当。
仪容举止失常态,白天黑夜贪酒浆。大喊大叫瞎嚷嚷,昼夜颠倒太荒唐。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怨声载道如蝉噪,又似开水和滚汤。
大官小吏快灭亡,人们还是老主张。国内人民都愤怒,怒火延伸到远方。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不是上帝不善良,殷商不用旧典章。
虽然没有老成人,尚有成法作榜样。这些你都不肯听,国家将灭命将亡。
文王长叹开口说:叹你殷商殷纣王。古人曾经这样讲:树木倒下根朝上。
枝叶没有受损伤,根儿断绝已遭殃。殷商借鉴不太远,想想夏桀怎样亡。
召公此诗后被孔子编为《诗经?大雅?荡之什》,唐太宗李世民读《诗经》,读到凡伯所写的“板”、召公所写的“荡之什”,感慨忠臣义举,写诗赞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召公书毕,起身带着两坛老酒,拉着爱儿姬昊,以寻周厉王儿子姬静戏耍逗乐为名,入后宫而去。
后宫之中,八岁的太子姬静正端坐案几,临写诗文,见召公与姬昊至,大喜过望,起身相迎,召公急忙拉着十岁的儿子姬昊下跪叩首,言道:“太子殿下,老臣入宫问安。”姬静双手拉起召公与姬昊,言道:“太师大人,勿须多礼。”姬静、姬昊二童个头相当,相貌有仿,象大人似的,以礼相对,颇有明君贤臣之风,召公见之,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姬静、姬昊二童又如往常,先读诗写字,又戏耍相逗,乐个不停。
周厉王自前殿回至后宫,一见召公,连惊带烦,不愿搭腔。
召公上前叩首施礼,言道:“陛下,老臣之子,欲见太子殿下,老臣即携子而来。”周厉王方哼哈一声,召公继续言道:“老臣见太子殿下如陛下幼时一样,读诗书字,颇有明君之相,老臣之心甚欢。”周厉王听到召公称赞自己,面有所喜,见召公不是进谏而来,即坐下与召公言谈。
召公与周厉王先言道:“陛下,老臣也思与陛下一乐,特携两坛先王所赐陈年佳酿来献,老臣不忘先王圣恩,视为至宝,数十年未敢开坛,今与陛下同享。”周厉王闻言大喜,召公继续言道:“老臣见酒即想起先王重托,陛下近日于朝堂所忙若何?”
周厉王闻言色变,支支吾吾不再言语。
召公言道:“陛下,老臣一路而来,只见百姓皆被押往井口、工坊、宫中为奴,闻陛下用卫巫为司寇,与荣、虢一起,监压百姓,大敛钱财,民不堪命矣!”
周厉王高声叫道:“乃为刁民作乱,乱谤乱骂,朕使三爱卿镇之!朕已为年长之君,自能弭谤,使刁民不敢乱言胡为!”召公言道:“陛下,此为堵塞民言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治民也如此理。治水者,须以疏导为上,使河川畅流,治民者,也须使民畅言。圣明天子听政理事,上至公卿百官,下到百工、百姓、盲者,皆可进谏,使贴身近臣严守朝廷法度,王族亲眷改正过失,天子更听臣民之言,谨慎处置朝政,不违事理。民之有口,若地之有山川,况陛下所用,皆出于民,民安则陛下安。使民之心宣于口,则可知民心而定治策,何可堵也?若强堵民口,君则能存几时?”召公边言,连拿出竹简,展开指而言道:“此为老臣将文王指责商纣王之语写而成诗,特献于陛下。”
周厉王看也未看,猛摔竹简于地,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西周共和行政·共伯和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