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49章 又见兵变(1/2)
大臣们听到这超越自身能理解的话题唯唯诺诺的,就连平常喜欢讲的言官们都是眼观鼻的。
朱华看到这堂死水,感觉对牛在唱卡拉OK自“愚”自乐了,他相信谎话讲一千遍就是真话了。准备走人,“哟”资料库里有个当代牛人也。昨晚查资料无意看到了。
“成爱卿,把这王徵找来。朕要和他谈谈话。”
“圣上,是要找王徵,字良甫、号葵心,陕西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扬州府推官。是不是他?”成基命他可不能乱找人。
“他这人写了两本书《奇器图说》、《诸器图说》都在天启七年刊印的,朕只知道这两点,找人是你的事。”朱华闪人了。
王徵,对物理学应用机械的研究与实验颇有成绩。与德人邓玉函效甚密。《奇器图说》就是根据邓玉函口授而译著。全书分三卷,卷一为重解,卷二为器解,卷三为图说。
介绍了天平、杠杆、滑车、起重、转重等数十种机械原理。王徵还将研究心得写成《诸器图说》对虹吸、鹤饮轮激、风硙、自行磨、自行车、轮壶、代耕、连弩散形等十一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没等朱华的话落音,朝廷收到了信息,七月二十五日,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缚抚毕自巡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
妈的。都是银子惹的祸。“爱卿们,如何呀?”
大臣们齐声道;“用银子。”
“别看我,户部真的没钱,那毕自肃可是俺兄弟呀!”毕自严痛哭流涕。
周延儒长咳一声,站立起来;“以往边关守兵防止外敌入侵,而今要防士兵了。蓟门士兵哗变,发军饷,宁远士兵哗变,再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要学样了。”
朱华点了点头,示意他往下说。
“情况紧迫,不得不发,但粮饷以粟为最好,山海关不缺粟,唯缺银子罢了。士兵为什么闹事,其中必有内情,这无非是骄横的武官煽动闹事来威胁朝廷的反贪和一系列新政罢了。”
朱华也想到了不单单是闹饷这表明现象。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轻重。“着袁崇焕全权处理宁远哗变,蓟门近卫军第1旅第2团急扑宁远城。”
拖欠4月之久的军饷,加之空穴来风;边军不能作买卖,还有喝兵血的,兵营中流行各中版本的朝政改革。当有人在背地里鼓噪,潮起兵器什么的直奔衙门。
正在衙门中办公的巡抚毕自巡肃,被涌入的乱兵五花大绑绑在梁柱上,总兵朱梅同样被群情激昂的兵人擒住。
“发饷!发饷!”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在宁远上空滚动。
新任兵备副使郭广官帽都跑掉了,挤进衙门后,见得血流满面的巡抚心里阵阵发虚,但还是挺身站出来了。
“老少爷们,你们把衙门搜了个遍,就知道有钱没钱。先把巡抚毕放下吧,我们先去借钱,行不?”
大兵们商议了一下,放了巡抚,扣住郭广,最后巡抚借了五万两,发放了部分欠薪,稍微缓和了矛盾。
骄阳似火,野地里偶尔传来几声蝉鸣,山海关镇南城门外,两骑卷起一团尘埃,隆隆的马蹄声,引得道路旁的村落中,一阵吠犬。
夜照白名驹上一人身着窄袖对襟鸳鸯战袍,后一骑上的人则着普通青衫。眼见城门紧闭,城上旌旗猎猎,城墙垛上军兵如临大敌。
眼观旷野,不见劳作或赶路的人影,勒住马,高声喊道;“请开城门,京师差使。”
城墙上伸出一个铁盔,见来者为骑兵装束,说道;“你是那个衙门的?如是要借道通过的话,你最好绕路,本城禁闭不可出入。”
“本官找王之臣大人递交公函。请不要耽搁。”穿鸳鸯战袍的人从马背上的小皮囊中掏出公函,晃了晃。
城楼上的人又审视了一番,吆呼一声。好一会儿,听到“哐当”一声,想必是那城门的大橫栓落在地上发出的声响。
城门在“吱~嘎”的响声中开了,两骑“驾”的一声,打马入城。
刚过门洞,听到身后“哐”的声响,后一骑上的青衫者回头一瞟;“老爷,他们关门了!”
还没等他家老爷发出声响,十几支火铳抵在被称之为老爷的身上。“公函何在?”
鸳鸯战袍骑兵者道;“朝廷公函也是你们看的!”
“哼,蒙谁呀!京师差使,那个不是前呼后拥的。”铁盔者一阵狞笑;“兄弟们拿下这奸细。”
一支长缨枪“刷”的直奔骑兵胸口而来,骑兵一晃身。
“呲”长枪挑烂了鸳鸯战衫,露出了里面裹着的麒麟甲。
“哈哈!果然是奸细。”铁盔者得意起来。
“睁开你的狗眼瞧瞧!”骑兵不知啥时手上多出来了兵部的火漆勘合。
“袁崇焕……”
小旗看到勘合有这几个字,眼珠转了两个圈,唰的跪下;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只怪宁远兵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窃天换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