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卷 迷茫 10 大变(1/3)
“希仁兄,你真的要走?”
张凤翙站在西安城墙上,并没有看着郭希仁。而是看着远方,悠悠道:“希仁兄,陕西的政令、军令很快就会统一。难道这不是你希望的吗?”
“不一样。”
郭希仁脸色凝重。
两个人并肩的站在城墙,大风不停的吹起两个人的衣服。周围大约三十多米的地方有卫兵站岗,不让其他人过来打扰他们。
毕竟站在那边的两个人,一个是陕西军政府大都督,一个是号称“郭丞相”的陕西政府当家人。
“翔初兄,我不是不明白你选择旁观。袁宫保的北洋军实力强大,袁宫保还是民国临时大总统,你不愿意、你不敢得罪他,想要观望一下,我理解,我明白。”
郭希仁声音低沉。
张凤翙穿着一身戎装,而郭希仁依旧是穿着灰蓝色的长褂。在大风当中长褂不停地飘起来。风太大,以至于张凤翙必须要集中精神,才能够听到郭希仁说什么。
“我可以理解,我是明白。但我不能支持。更让我痛心的是,你怎么能够接受袁世凯的命令,出兵四川。翔初兄,你完全忘记当年我们是怎么跟北洋军作战,你完全忘记你是国民党陕西支部的支部长。你千不该万不该如此。”
南方讨袁军的迅速溃败,让袁世凯的威慑力暴涨。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占据北边,南方革命军占据南边。虽然袁世凯是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但南边并不听从袁世凯的命令。就如张云山、万炳南不听从张凤翙的命令一样。可是二次革命之后南方的讨袁军迅速落败,袁世凯的势力开始进入南方。
江苏、安徽、江西甚至是湖北、湖南地区都开始有袁世凯的势力。而且按照现在的趋势,袁世凯的军队甚至还要进入浙江、福建、广东地区。
国内的中间势力大为震动。
他们这些人纷纷表示拥护袁世凯。张凤翙也是如此,立马跟袁世凯的代表接触,跟袁世凯表示忠诚。袁世凯就让张凤翙剿灭四川的讨袁军,也就是熊克武的部队。
张凤翙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立马派人攻击熊克武的四川讨袁军。熊克武的部队是临时组成的乌合之众,哪里是张凤翙手底下正规军的对手。
“希仁兄,你希望陕西的政令、军令的统一。可是你怎么就不想想,我们国家同样需要政令和军令的统一。现在来看袁总统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有他能够促成中国的政令和军令的统一。”
“政令、军令的统一?”
郭希仁露出苦笑。
然后点点头,道:“共和,共和是什么。原来最笨的是我,看不明白大势的是我。我还真以为革命成功就是共和。”
郭希仁叹气。
终于转过身和张凤翙面对面,然后道:“翔初兄,我应该早一点明白的。袁世凯仗着自己手中有北洋军,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国会选举。孙中山仗着身后的同盟会,也根本不把民国法律放在眼中,说起兵就起兵。之前张云山、万炳南他们仗着自己的军队,根本不把都督府放在眼中。共和,共和,是我想的太简单。以为只要有了共和,只要能够统一政令、军令,就能够发展民生。军政府,军政府。军人政治,中国马上就是军人政治。”
“希仁兄,你说的太严重。”
张凤翙没有解释。
张凤翙是真的不想和郭希仁分道扬镳。因为郭希仁此人能力超强,还可以帮助张凤翙处理纷争。有了郭希仁这个帮手,张凤翙做什么事情都是得心应手。
“翔初兄,其实这也不是你的错。”
郭希仁摇摇头。
然后叹口气道:“这既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更不是袁宫保的错,当然也不是孙中山的错。现在想来还是仲公说得对。教育救国,教育救国,教育才能够救国。不是因为大家只知道争权夺利,而是大家都没有共和的概念。虽然大家喊了那么多年的共和,但其实并没有一个人真正的给大家普及什么是共和,我国的百姓都不知道什么是共和。这才是问题,民国说是共和国家,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共和。不知道共和,怎么去实现共和。不认识共和,大家只认识手中的实力。”
“翔初兄,我不怪你。大家各有各的认识,大家都有各自的选择。不一定我的选择就是对的,你的选择就是错的。”
“希仁兄,你我合作多年,一直都很默契。”
“翔初兄,很是抱歉。”
郭希仁叹口气道:“我的确不知道是你对,还是我对。但我认为我是正确的,因此我无法跟你一起共事。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要去共和思想的发源地欧洲。”
郭希仁是一个读书人。
有自己的坚持。正是因为有自己的坚持,他才背着原同盟会,忍受原来那些朋友的谩骂,反而是一直在支持张凤翙。
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但现在不一样。
郭希仁认为张凤翙的做法不对。虽然郭希仁说自己无法确定是谁对谁错,但郭希仁自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刀客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