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卷 迷茫 3 裁军(1/3)
“这个裁军方案你认为如何?”
“可以。”
郭希仁看着张凤翙的裁军方案皱了下眉头,但很快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看到郭希仁点头,张凤翙心中舒了口气。
“那伯英兄那边……”
“我去解决。”
郭希仁明白张凤翙的意思。
袁世凯始终是不放心陕西。因为在辛亥革命当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绝对不是陕西革命军。黎元洪的鄂军,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他们率领的滇军,陆荣廷的桂军,胡汉民、陈炯明的粤军,战斗力来说都比陕西革命军强大。
但陕西革命有其他南方革命军无法比拟的东西。
首先陕西革命军东出潼关就是直面河南。而河南是中原,还是袁世凯的老家,对于袁世凯非常重要。往西就是甘肃这个西北大省,往北是蒙古,往南就是四川和湖北。地理位置很重要。
再有就是陕西革命参与的民军非常多。虽然南方的革命,也有很多民军参与,但都比不上陕西这边。而且陕西的军队,革命初期的战斗力的确是不强,比不上那些南方的革命军。但是经过了五个月多月的战斗之后,陕西革命军这边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是让袁世凯非常不放心。陕西民军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屈的意志,时时刻刻都让袁世凯担心。
陕西杵在山西和甘肃的中间,影响整个西北的大局。
所以袁世凯要求张凤翙继续缩编部队。现在陕西三个镇的正规军,除了和第三镇统制陈树藩和张凤翙是盟友之外,其他都不是张凤翙的军队。
所以张凤翙很赞成袁世凯的建议。
而且因为实在是无法控制陕西的局面,张凤翙是非常愿意和袁世凯这位大总统联手。利用袁世凯的命令来梳理陕西的局面。
“希仁兄,我们陕西的情况你也清楚。不仅仅是这三个镇的问题,还有大量在民间的民团武装。虽然这些民团武装的军费比正规军少,但对于财政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我想是不是继续缩编一下民团的数量。”
“翔初兄的意思是……”
“渭北的民团减少五个营,延安府的民团减少四个营,汉中府减少三个营,凤翔府和兴安府各减少两个营。”
陕西正规军三个镇,而各地民团数量庞大,加起来超过万人以上。
虽然军饷比不上正规军,但也不少。而且这些民团散落在各地,在各地都是土霸王。截留各地的税收作为自己的军饷。
张凤翙早就想要裁撤这些民团,可是这些民团的领导人都实力强大,势力盘根错节。不说其他的,渭北民团司令陈平,在渭北是一呼百应,连张凤翙、张云山都不放在眼中。虽然对于陈平的部队是一减再减,从一万多的部队,减到了现在的三千人左右。但陈平在渭北依旧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还有延安府那边。
那里的部队可是井勿幕一手招募,是井勿幕的哥哥井岳秀率领。是陕西革命党当中的头头人物,他们已经缩编了自己的部队,想要继续缩编,问题就会很大。
现在正好有了袁世凯的命令,张凤翙就觉得有借口对民团进行缩编。
“缩编民团理所应当。”
郭希仁很聪明。
明白张凤翙的打算。现在的张凤翙位置尴尬,说是陕西秦省大都督,但在西安军事力量掌握在哥老会手中,在外面各地方的权力被当地的民团首领或者是当地的士绅垄断。弄得张凤翙虽然是大都督,但他的命令离开都督府之后,并没有多少威力。
张凤翙最大的梦想就是收拢权力,把西安的权力,把各地方的权力都归拢到都督府。
郭希仁很支持这一点。
政令、军令统一到都督府,陕西都督府才能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发展陕西当中。不然一个没有权威的都督府,一个一盘散沙的陕西军政府,对于陕西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郭希仁宁愿遭受其他人的责骂,也要支持张凤翙,支持都督府收拢权力。不过缩编军队也好,缩编民团也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郭希仁愿意一力承当,帮助张凤翙。
“翔初兄,我的意见是先缩编军队,然后再处理民团的事情。”
“好,伯英兄那边就拜托给希仁兄。”
“恩。”
郭希仁点头,不过担忧道:“翔初兄,你现在虽然是秦省大都督,但你同时又是国民党陕西支部支部长。现在宋教仁正在全力争取组阁,这个时候你和大总统应该保持一点距离。不然会遭受很多非议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需要袁世凯这个大总统的牌子。”
“你要心里有数。”
郭希仁绝对是全心全意的支持张凤翙,或者说是支持都督府。张凤翙现在成为国民党陕西支部支部长,应该全力支持国民党组阁。
而国民党组阁,最大的对手就是袁世凯。张凤翙如果和袁世凯走得太近,会引起国民党内部的非议。
“希仁兄,你放心。只要顺利的完成此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刀客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