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藏巧于拙(1/2)
若是在牙公牙婆手里多领出去几次不能脱手,积压几个月不能出清,就要被转卖或直接送去盐井煤矿那些地方。
那就不是去当啥婢女丫鬟做饭的婆子,只怕做的是.皮.肉.生意。
两个小丫头不过是转手买回来再卖,方婆子却已经是心惊胆战好久,所以现在有人愿意买下她婆孙两个最是感激涕零。她自己当牛做马无所谓,丈夫儿子媳妇跟大孙女已经不知被卖去何方,这小孙子千万不能再分开!
得知举人娘子好心愿意买下她们婆孙两个怎么能不千恩万谢,铭记于心。方婆子拉着小孙子再次跪下,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
“起来吧!也用不着现在就表忠心,嘴巴里说的见不了真。是忠是奸,日久见人心。话也不多说,头半年里都是没工钱月例可以拿的。表现得好了,小婢每个月一百五十文钱,婆子的是三百文。可比不得高门大户那么多,加上孩子小又离不得大人……以后只要尽心尽力做好了自己的事情看顾他一会儿也没什么。回到本家还有个小侄少爷,要教着学会谦让,弟妇不是个容易让得人的人,要是冲撞到了吃亏挨打就不要怨恨。虽说是举人老爷家,不过老太爷老太太没让分家单,以后得要负责一家子的一日三餐,另外尽快手把手教蠢丫头做事。哎呦,怎么叫着有些饶舌呢!那个谁……你可曾还记得自己本来的名字吗?”洛屈氏训诫了她们几句,立下该有的规矩跟责罚奖赏。俗话说打一巴掌给两甜枣,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才想起扭头去问蠢丫头叫什么名字,刚才契约上只是按照马牙婆闺女的身份语气写的。
“回娘子……蠢丫头……叫巧心,卓巧心!十一岁……”蠢丫头听到点名自己时磕磕绊绊地说道。
虽说当时被遗弃的时才六七岁的样子,又浑浑噩噩的大病一场,好歹也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只是明明就是笨嘴拙舌偏却叫了个巧心的名字,想来却有点讽刺。
“卓巧心,倒是个好名字,不过当婢女的名字却有些过了……”洛屈氏有些筹措。
巧心这一听就是闺阁小娘子的名字,成天喊着怕是不怎么合适。如果就叫巧儿吧,偏又是个笨嘴笨舌的也不符。
“娘,不如就叫她阿拙好了,藏巧于拙!这样子她也算是不忘本心……”青黛在旁边略微思索了一下才开口,有些明白为何洛屈氏愿意要选择这么个笨嘴笨舌的蠢丫头给洛鸣凤使唤。
短短一会儿时间就能够感觉得出来这孩子一准是个死心眼的,以后肯定对洛鸣凤忠心不二,同时也没能力算计到洛鸣凤什么。
“藏巧于拙——这个名字取得好。你记住了,从今往后就叫阿拙!”洛屈氏喃喃自语了一下,回过神来对蠢丫头,不,对阿拙慎重地说道。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这句话本来出自洪应明的《菜根谭》,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
意思是做人要将聪明藏在愚笨之中,不能显得聪明绝顶,锋芒毕露,这才是最明智的举动。除此之外,做人不能太清高自傲,要学会如何在污浊的社会中生存;另外学会以退为进。这样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青黛前世熟读《菜根谭》,才会忽然就想起这句话来。
阿拙啊着嘴巴不知所措,还是方婆子轻轻推了她一下,小声提示要叩谢。阿拙赶紧跪下去磕头。
“起来吧!以后跟着方妈妈好好学规矩——”洛屈氏晓得阿拙是个实心眼的,倒也没有为难她。
另外那两个丫头从进来后一直都不声不响,等到轮到她们时老老实实的磕头,主人没有发话也不多嘴。
“你叫什么名字,还有你呢?说说各自都会些什么活计,多大年纪了?”洛屈氏看到这两个丫头的表现暗自点头,的确很稳重。
“奴婢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家姓白,被家里的爹娘兄长喊做梨花。会绣花会打络子会做鞋,端茶倒水姐姐们也教导提点一些。三月里就十三岁了,请大娘子给奴婢赐名。”第一个被点名字的丫头双眼皮,挺鼻子,就是颧骨略微有点高,下颌有些方,过于英气,如若不然定会是个美人坯子。说话时不疾不徐,估计很小就被卖掉的,完全懂得人话看人眼色。
“奴婢…倚云,也是十三岁,伺候过小主子几年。”第二个丫头跟前面一个丫头比较,无论是眼睛鼻子轮廓看着都相差无几,只不过颧骨没那么高,一侧的眉间有颗黑痣。轮到她的时候明显有些筹措,只说了名字没说姓氏,想来该是家生子被发卖出来的。
洛屈氏扭头看了一眼青黛,啥也不多说,内心里倒很满意叫梨花的这个丫头。没想到青黛却摇摇头,似乎中意的却那个叫倚云的。
梨花只提自己爹娘兄长,不提以前的主人,是因为看出洛屈氏似乎是个心肠很软的妇人。所以想表明自己是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却不想想难道她就不恨把自己卖了的父母吗!
洛屈氏明明问的是会不会做什么,倚云没说自己哪些会哪些不会,却说是伺候主子。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妇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