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5章 从修行感悟引申开来(1/2)
作为一名、或者说曾经作为一名华夏的莘莘学子,大家耳边肯定充斥过不少赞美之语。这里面有对自己的,更多则是成为自己羡慕对象的头顶光环——
“这小孩多聪明啊,学习成绩好,玩也会玩!”
“人家是XXX学校的尖子生,天才中的天才,考清华北大肯定是十拿九稳了!”
“是啊!人中龙凤,莫过于此啊!”
然而,这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比自豪和无限怅惘的普遍看法,真的正确吗?那些学霸们又真有多么聪明、多么“天才”吗?
祁云倒是从来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应试教育考的只是对那种“不断重复、极度枯燥”事物的一种忍耐力,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临场发挥的应变力。
从考试的方式来看就非常显而易见了——其需要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解决一大堆极为复杂的问题。若想要快速地答完试卷,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很直白,那就是——这些题目你都做过!而平日里所做的题目与试卷不一样的地方,只是数据上有些出入,或者是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有细微的篡改。
只有这样,应试者才能在看到题目的第一时间,找出相应的答题方法,继而想都不带多想地就提笔动手,从而顺利地作完冗长的试卷……
这也就是说,学子们得将自己淹没进无边无垠的题海多年,以庞大的题型基数,才能提高考试时的命中几率!
如果你挺不过这几年的极度枯燥、来回重复,那么你将会成为最为不幸的“被遗忘者”;
如果你有地藏王菩萨那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强大坚持,如果你有吃了便便还能面不改色的强大忍性,或者说能有那种苍老师敲门时还要大吼一声“不要干扰我学习!”的烈士情怀……那么恭喜你!北大在向你抛媚眼呢!不信你抬头看看,清华mm也在楼上招展着手绢哦!
这种应试模式用“千年修行,只为今生偶然相遇”来形容,可以说是再形象不过了!
这应试啊,根本不需要你有爱因斯坦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不需要你有夏洛特那种达到人类极致的洞察力、缜密的推理能力、和强横的归纳总结能力。说实话,若将他俩来考试……祁云并不看好。
确实,爱因斯坦是牛掰,牛掰到他能将你现有的公式都摸索出来;福尔摩斯也牛掰,你再怎么复杂的物理题,他都能推个淋漓尽致!然而,这等桀骜的人物,他们会去挑战题海么?没有题海基础,祁云就不信他们在短暂的考试时间内能推出几道题目来!
其实,咱们的祁大真人,以往也是传说中的“差生”。
他不是不聪明。相反,那些后来考上了清华北大的同学,当时都还拿着一些理科题目追着他来请教。他以前也是个爱剖析爱推理的人,转着个笔杆子一下午,哪怕是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然而,就如他厌恶按部就班的苦修那样,他也非常反感题海战术。宁可去挑战一些高难度,也不愿去做那些个枯燥乏味、题与题之间往往有着超过八成相似度的题库。甚至会一看到那东西就想吐!
如此一来,考试的时间对他而言就尤为不够了。若是认真答题,他经常一半都做不到;强行提速吧,出错率又高得惊人。所以最终高考的成绩……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因此,他对何为“聪明”,也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认知——学习“聪明”,是最为狭隘的,其衡量的只是一个人逆来顺受的“耐受力”;说一个公司职员很灵活,很聪明,其衡量的只是一个人的转寰能力,或者是……能够卑颜屈膝的态度;说一个口若悬河,妙语如珠的主持人很机灵,很聪明,那则是对他的应变力、反应速度的一种肯定。
同样,这些也是狭隘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聪明呢?
祁云认为,聪明这个词其实是相对智力有障碍的人而言的,在社会大众里,其实根本没有绝对的聪明!
人类除了睡觉、昏迷,大脑时刻都在接收事物信息,或者是处于思维运算之中——只不过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的。
比如说,策划一个方案,那就是明显的主动行为;而在明艳阳光之下品着清茶,一边闻着自然淡雅之香,一边看着闲云游走发呆……则是被动地在体悟一种安适、悠然的生活风味。
虽然叫称之为“发呆”,但并非真正如此,此时大脑也是有所收获的——收获了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一种认识。
其实,就连一个成天只对各色女人感兴趣的家伙,他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智慧——对男女关系、对性、对追寻极致快感的方式,那是绝对有着相当权威的!在他们眼里,那些不懂享受,虚度自己“旺盛”青春的天才、精英们,又何尝不是一群不懂生活、不知欢愉的蠢蛋呢……
什么?这方面的智慧不能创造价值?客观您错了!他们要是去当会所经理、野模经纪人,或者去做个私拍摄影师(不懂请摆渡)……那肯定是玩得风生水起啊!人家很有可能比您白领、金领的还要挣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丧尸的仙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