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1/2)
一叶知秋倒亦是听过师傅讲起过龙虎山之事。龙虎山原名锦云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见,故改名为龙虎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有八大道宫,八十一所道观,五十余座道院,天师衣披紫袍,手持三五斩妖辟邪雌雄剑,腰玄阳平治都公印。曰那山上有奇景,洞天更无双,有人赞美曰:“天师骑鹤天上去,空江斜月照寒烟。”
一叶知秋道:“蒲兄,吾等曰之是离不离开此,并未叫汝介绍龙虎山,汝曰是么?”
独龙侠碰了一个不软不硬之钉子,道:“对,对,今天晚上吾等就走,如何?”
大和尚走进来道:“今晚就走?扯淡。信不过吾汝还信不过药王?”
独龙侠道:“大师,汝真是天下第一大师。是汝信不过他之,为何把此个罪过给吾扣上了?”
大和尚道:“吾是拿他找乐,逗他玩之,别在意。”
一叶知秋道:“不愧为大师,曰起话来都佛法无边。”
大和尚呵呵一笑,道:“不如曰贫僧曰之话没边。”
独龙侠道:“哪里,哪里。只是吾等没理解大师之真谛而已。”
一叶知秋觉得浑身发痒。用手一挠直掉皮,便道:“大师是否有沐浴之地方?”
大和尚道:“两桶水备好了,先用清水,后用药浴。”
浴室亦是一间茅草屋,浴桶里之水冒着热气,泡了一个多时辰,身上搓掉了一层皮,如同蛇褪了一层皮一样。
呙南走进来,问道:“身子骨舒服些了?来,吾给汝捏捏活活血。”
一叶知秋道:“多谢药王。”他还想曰些感激之话,却咽回去了,他知道曰多了会遭人反感之。
此样折腾了几天,一叶知秋之伤痛慢慢之减轻了,不好过于打扰,便告辞下山了。
一叶知秋暂无处可去,独龙侠要他去武当山。大和尚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到山脚下。
一叶知秋骑在马上,他又想起五台山那位大和尚,便问道:“蒲兄,汝为何认识那位好心之大和尚之?”
独龙侠反问道:“汝知道此人何人么?”他见一叶知秋摇摇头道:“此人叫姚广孝,佛号道衍。”
一叶知秋惊愕道:“汝曰他是当今皇上之军师道衍大师?他不是被火烧死了么?”
独龙侠道:“烧死之只是一个待斩之囚犯而已。圣上事后放了他,想把他安排到五台山一座寺院里,他不肯,只是盖了几间草屋,起名‘草庐’。”
一叶知秋点点头,“原来如此。”曰罢下马,冲山上拜了三拜。
独龙侠问道;“汝此是做什么?”
一叶知秋道:“在清凉石静坐疗伤时,吾冷之直哆嗦,可他一手搭在吾肩上,吾就不冷了,觉之有一股气流通过身体,吾就觉得他非同凡响。”
独龙侠道:“他是在给汝输真气,习武之人是不给别人输真气之。”
一叶知秋道:“一代功臣,一代宗师,就此么个结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哇。”
独龙侠道:“是啊,红之发紫时,就得觅自己之退路了。和那些历史功臣相比,他还算是幸运之了。唉!!!”
一叶知秋道:“此有什么叹息之。只要是人都过不了名、权、利此三关。吾听曰道衍大师第一次见到铁冠道人张中时,张中大师见此人相貌凶恶,日后必是乱世枭雄,便劝朱元璋给他个官干干。何人知此位道衍大师却曰自己是位将相之才,非是池中之物,果然,他成就了当今圣上之帝王梦。”
独龙侠道:“不过当朱棣到北京当燕王时,道衍大师通过亦失哈认识了燕王,第一次见面,他举着一块白布,跪在燕王面前,把燕王左右之人都吓坏了,唯独燕王明白他之意思。此是送给他一顶白帽子,白子在上,王字在下,乃皇帝之皇字。寓意是送给他一顶皇冠。”
一叶知秋问道:“蒲兄,汝此听何人讲之?”
独龙侠道:“此是听吾恩师曰之。不曰此些没谱之话了,吾等还是快走吧。”
五台山距武当山两千多里,路途遥远,非是几日能够到达。独龙侠亦不着急赶路,走走停停,此日到了黄河北岸之孟县。中午时分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一叶知秋问道:“为何不走了?”他觉着为何亦得过了黄河住店亦不晚。
独龙侠道:“吾去拜访两位朋友,汝去不?”
一叶知秋问道:“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
独龙侠脸一红道;“汝又起花心了。吾去拜访双魁兄弟。”
一叶知秋道:“双魁?是不是东二女,西双魁那两个宝贝?”
独龙侠神秘之一笑道:“正是此二位。”
一叶知秋道:“汝去吧。吾留下来看东西。”
此双魁在江湖上可大有名望,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与东二女那姐妹俩齐名,和南双煞、北无常并称八大鬼头。双魁老大叫孟通魁,老二叫孟达魁,是色目人。原来家住甘肃河口镇,后因父亡,搬到此孟县。母亲信佛,常常周济穷人,人称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浣纱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