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章九章(下) 孙文台献策破贼(1/6)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五月洛阳
“在京师做官一定要小心谨慎!”曹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句话。“至于家乡的那件事你不必挂在心上,王吉那里我已经疏通好了。其实桓府那个管家抢人在先已经触犯了律法,只是那个桓邵还不依不饶的,非说是你行凶。这小子铁嘴钢牙咬定不放,好在王吉为人强横,硬是把他的话压下去了。现在要是能找到那对歌伎姐弟问明实情最好,但奇怪的是这姐俩怎么会跑得无影无踪呢?”曹炽说到这儿眼睛直勾勾盯着孟德。
孟德最是惧怕他这个叔父,对他的忌惮甚至远远超过了对父亲的畏惧。孟德本就心里有鬼,听他这么一问心里一个劲儿直打鼓,强作镇定地说:“或许是怯官吧!王吉为人残暴是出了名儿的,桓家又有钱有势,哪个平头百姓遇上这事儿能不怕呢?”
曹炽不作答,仍旧直盯着孟德,良久才说:“你又在我面前装中风了吧!或许桓邵告得不虚,那个人……是你打死的吧!”
孟德的心都快蹦出来了,刚要辩解,却听曹炽从容说道:“算啦!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顶多让妙才住几天牢房罢了。仁儿如今在郡里还算吃得开,再有我和王甫的关照王吉不会为难妙才。况且元让和那帮子县吏又混得烂熟,他在牢里的日子恐怕比在外面还美呢!”
孟德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附和着:“叔父说的是。”
“关键是以后!在京师做官一定要小心谨慎。”曹炽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洛阳北部尉不过是芝麻大的官儿,谁都招惹不起。别说你了,我现在掌管长水营,表面上统领七百多兵马风风光光,其实也不过是个打杂的官儿!天子脚下大人物太多,不知哪步走错了就丢了帽子,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呢!”
“侄儿明白,只恨那梁鹄老儿没叫我当上洛阳令。”
“哦?”曹炽斜眼瞅了一下他,“你这么想……哼!别看我们哥俩托了这么多人情,根本也没打算真叫你当洛阳令!”
“啊?”
“这天下第一县的县令哪儿是说当就当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历练和关系谁能当得起?就上当上能塌实得了吗?小子!实话告诉你,全是因为你节外生枝惹出和桓家的这场官司,我们才合计着故意要个显眼儿的官,要不然这会子你早被那司马防打发到边郡小县任职去了!我们这么一要,梁鹄、司马防反倒不好随便处置你了,你才侥幸留在京师。”
“原来是这样……”孟德原只是对梁鹄不满,听叔父这么一讲才明白其中还有这层道理。
“现在想来又何必呢?能在外面历练历练不一定就是坏事,留在京师任职未必就是好事啊……在京里当官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曹炽又念叨这句话了,“你刚才还说你明白!我看你还糊涂着呢!这两年的官场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啦!”
“叔父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王甫早就不像过去那么吃得开了。自从搬倒了勃海王刘悝他就成了过街的老鼠,别看表面上风风光光,私底下算计他的人多的是!皇上一天天也大了,永乐太后也算大体上正了位,怎能事事还由着王甫的性子来?先前死了一个管霸、倒了一个侯览,如今张让、赵忠、蹇硕、吕强这帮子小宦官又都起来了,就连他那老搭档曹节现在跟他都是另一个劲儿,他的日子能好过吗?罢了许栩改用袁隗为司徒,实际上就冲着他不是王甫一党,你好好琢磨去吧……还有,桥玄还在京师呢!把这么一个刀枪不避、水火不侵的人留在京师自然有道理,先前用他当司徒不过是小试牛刀。”
曹操听叔父提到桥玄格外留心。
“这么一试利不可挡!所以就收起来了。等到时机到了,还要用这把刀斩断王甫的党羽呢!可笑那段熲还粘着王甫,到时候就等着一块倒霉吧!”曹炽冷笑一声。
“那么父亲他……”
“别担心!兄长的眼睛可亮着呢!不瞒你说,这一年多你爹早就和王甫、段熲没瓜葛了,但凡要和他们接洽的事,比如你这次的案子,都是我出头找他们办的。到时候攀扯不上你爹,顶多也就是我把帽子摘了,反正不被一锅烩了,就还有翻身的时候。”
孟德低头咂摸着这官场中的滋味,好半天才接上话:“这真是……让叔父受苦了,侄儿有愧呀!”
“咳!你这孩子怎么也学得这么生分起来了?不是你小时侯骑着我脖子撒尿那会儿了?学着吧!以后仁儿、洪儿、德儿、纯儿他们大了,你们哥几个也要懂得像我和你爹似的一条心!”曹炽语重心长的说,“说实在的,仁儿不是个当大官的材料,要是混个武差事我看倒合适;德儿、纯儿都还小;洪儿那样的臭小子,三岁看到老,将来不给家里惹祸就是万幸……只有你还像那么回事儿。哎!将来曹家还指望你光耀门楣呢!”
“叔父夸奖了!孩儿将来若能发迹,自然不让兄弟们吃亏!遇事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哈哈……”孟德笑了。
“别他妈得意忘形呀!”曹炽把脸一沉又严肃起来,“我又给你好脸了是不是?小时候我逼你念书是为你好,你还跟我玩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魏武帝曹操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