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节(1/2)
据说以前的佛教不仅没有寺庙,更没有偶像崇拜,那些得道或是尚未得道的僧人,都是在山洞里修行。后来,也不知道是修行的人吃不了那样的苦,还是信徒们愚昧无知,才渐渐地出现了寺庙和那些泥塑木胎的偶像。
陆游收回目光,同时也收回了自己不着边际的思绪。然后走到求签的地方,看别人求签,听庙祝妙语连珠的为求签之人解签。
陆游觉得有点意思,不禁心血来潮,在蒲团上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双手抱着签筒哗啦哗啦地摇起来。
摇了几下,便有一只签从签筒跳出来落到了地上。陆游将签筒放回原处,伸手把掉到地上那只拾起来。陆游求到的是第六十九签,上面的签词是一首诗:冬来岭上一枝梅,叶落枝枯终不摧;但得阳春消息至,依然还我作花魁。
陆游将这四句诗默诵了几遍,越想越觉得大有深意。以他超人的才华和功底,早已对签词中暗含的玄机了然于胸。但他想听听庙祝是怎么解释的,便拿着签走过去递到庙祝手中,让他帮忙解签。
庙祝接过陆游手中的签,看了看上面的签词,念了声阿弥陀佛,开口解释道:“施主求到的乃是只中上签。此签具有梅花占魁之象。凡事宜迟不宜早,宜缓不宜急,早则凶险,迟则吉利者也。冬至。岭上之一枝梅也。虽是叶落枯根。伊亦能傲霜斗雪疏影横斜。放出幽杳。为世人报得春之跫音将至。君多年之傲苦也。必得一报。出头天者。易言之。君之运也。一箭落空,当空不空,待等春来,彩在其中。”
一番解释正中陆游下怀,陆游寻思着自己此次赴临安应试,被秦桧除名,不正是一箭射空,当空不空吗?但是后面两句“待等春来,彩在其中”,又该作何解释呢?难道说明年春天自己还有可能会被朝廷征用?
“此签还有个典故。”庙祝见陆游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以为他对自己的解释不满意,又接着讲解道。
“什么典故,可否说来听听?”陆游说。
“梅开二度。”庙祝见勾起了陆游的兴趣,饶有兴味的说道,“唐朝。梅魁被害。儿子梅良玉获救。改名王喜童。住在陈日升家。梅魁是日升好友。一日梅花盛开。陈公借梅花拜祭梅公。祈求梅公的后代有日出人头地。当晚梅花皆被风雨打落。陈公和女儿杏元、梅良玉拜求上天再开梅花一次。果然再次梅花盛开。梅开二度。为千古佳话。其後梅良玉中状元。终与陈杏元(陈公女)联姻。所以说施主的这一生虽然达不到位极人臣,但也是先枯后荣,先苦后甜。”
“梅开二度,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啊!”陆游说,“先枯后荣,先苦后甜。哈哈哈哈,这不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句,好句,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堪称绝对,施主好文采,好文采啊!”
陆游转身正欲离开,突然听见有人对自己随口吟出的句子大加赞颂不已,只好将迈出的脚步又收了回来。再次转过身,便看见一个老和尚正笑呵呵的朝自己走来。
“师傅过奖,弟子陆游,请教师傅法号?”陆游觉得这和尚有些面熟,就是记不清曾经在哪里见过。
“老衲了缘,两年前你我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不知陆施主是否还记得?”
“哦!”陆游努力回想着记忆中的印象,“想起来了。当时您还为我们口占了一偈,好像是:桂林相遇,三生有幸,三五之夜,自有分晓。我和爱妻想了几天,也没想明白。”
“现在呢,想明白了吗?”
“想明白了,不过已经晚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唉……
“施主不必叹气。世间万物,皆有缘起,亦有缘灭。缘起缘灭,本是寻常之事,不必太过执着。”
“师傅所言极是,只是像弟子这样愚钝的凡夫俗子,很难参透其中真谛。”
“陆施主过谦了,刚刚听施主吟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句,就知施主非池中之物,早晚有一飞冲天,建功立业的一天。”
“多谢师傅点拨,陆游虽文不及张良,武不及韩信,却也常怀报国之志。只可惜奸臣当道,豺狼横行,致使陆游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有志难伸啊!”
“阿弥陀佛,想我大宋泱泱大国,如今却落得偏安一隅,委实令人无奈。不过建功立业之事,还得从长计议,不必急在一时。说话间,寺里就要开斋了,施主如若不弃,不如随老衲到禅房一叙,顺便陪老衲喝杯茶,吃顿素斋如何?”
“师傅賜斋,弟子不胜荣幸,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陆游说。
“好,陆施主请随我来。阿弥陀佛。”
了缘的禅房掩映在一片繁茂的花木深处,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地方。这让陆游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常建那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进了禅房,了缘吩咐小和尚沏了一壶茶上来,然后一僧一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