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节(1/2)
回到家,唐琬有些累了,便钻进闺房,关上门美美地睡了一觉。
起来的时候,赵士程正捧着一本书坐在外屋的窗下,一边喝茶一边看书。
唐琬吩咐晓月打来一盆水,洗了把脸,又把睡乱的头发梳顺。就听见正房那边开始传饭了,便和赵士程一同吃饭去了。
午后,在屋里待着无趣,看看窗外阳光灿烂,温暖如春。赵士程问唐琬要不要去后花园走走。
唐琬说:“好呀!”便跟着赵士程往后花园走去。
赵府的后花园很大,但景点的布置和设计都很精巧,虽是人工造就,却看不出半点人工雕琢的痕迹。漫步其间,只见红墙绿瓦,古木参天,而且都是些四季繁茂的常绿乔木,给人一种四季如春的感受。而那些亭台楼阁,长桥曲廊,总是在繁茂花木间若隐若现。
唐琬跟着赵士程沿着一条花木掩映小径向前走去,眼看着就要到了尽头了,但是突然峰回路转,绕过一座假山,便又现出了另一片开阔的天地。
前面伫立着一幢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楼房。楼前一块巨石高高耸立着,石上錾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约:“静虚山庄”。
这就是赵士程平时习文练武的地方了。
唐琬随赵士程走进楼房,参观了他的练武厅,兵器房,书房和琴房。练武厅是一个大厅,中间画着一个八卦图,四周摆在各种练武器械,墙上挂着一幅幅武术图谱。兵器房立着两个高大的架子,架子上摆放着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应有尽有。琴房则摆放着琵琶、古筝、箜篌、胡笳等各种乐器,窗前的桌上摆着两灌黑白棋子,那是赵士程平时跟文朋好友下棋的地方。
练武厅、兵器房唐琬都不敢恭维,书房和琴房却让她感觉非常亲切和温馨,所以她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了。
练武厅和兵器房由两个小厮负责打扫,琴房和书房则由四个漂亮的女孩子负责管理。
这四个女孩子分别叫做书画、琴语、绿萝和锦绣。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歌舞也非常人能及。
赵士程首先把唐琬介绍给她们,又将她们一一介绍给唐琬。
唐琬身着深红色襦裙,粉红色褙子,大红色坎肩,喜气洋洋,容光焕发。走起路来风姿绰约,高贵典雅,使得四个女孩不禁呆立当场,惊为天人,最后还是赵士程提醒,才赶紧站成一排风摆杨柳似的给唐琬请安。
唐琬一边说着免礼一边伸手把她们一一扶起来,然后又关切地询问着她们的年龄和籍贯。
书画说她十五岁,来自苏州。琴语说她十六岁,来自扬州。绿萝十六岁,来自临安。锦绣十七岁,是本地人。
唐琬喜欢她们的名字,也喜欢她们含苞待放,花枝招展的样子,更欣赏她们的才艺,虽然是初次见面,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很快就跟她们打成了一片。
四个女孩见唐琬性情随和,不拿架子,便纷纷走上前来围着她,称赞她头上的发髻和身上裙裳。
唐琬梳的是当时最流行的朝天髻,先将头发梳至头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又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当得知唐琬衣裙的款式是她自己设计的,花纹也是自己绣上去的,女孩们都惊叹不已。
唐琬看着满屋子的乐器,不禁技痒难耐,走到摆放古筝的桌前坐下,捋捋衣袖,皓腕轻舒,纤纤十指行云流水般在琴弦上拨弄着,一曲《高山流水》就从她的指尖流淌出来。
时而风轻云淡,时而流水潺潺,时而曲径通幽,时而山高月小。
四个女孩和赵士程听着唐琬美妙的琴声,仿佛一幅幅画面从眼前飘过。
这个曲子四个女孩都会弹的,其中属琴语弹得最好,一直以为已尽得其中三昧,今天听了唐琬弹的这首曲子,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一曲弹完,唐琬意欲起身离开,但是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都要求唐琬再弹一曲。唐琬觉得盛情难却,便重新坐正,又弹了一曲《阳春白雪》。
弹完之后,几个女孩又围着她,让她传授弹琴心得。
“弹琴就是修心,心得无非就是‘心静’二字,心浮气躁的人是弹不了琴的。另外弹琴不仅要用手,也要用心,必须手到心到,心手合一,做到这一点,弹出的琴声才能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唐琬侃侃而谈,却听得琴语等人一头雾水。于是唐琬又是讲解又是示范,不厌其烦地说了半天,才总算让她们明白过来。不过唐琬只能为她们纠正弹琴的技法,至于心静二字,做到心手合一还得靠她们自己去体会。
弹了两首曲子,又作了半天讲解,唐琬感觉有点累。女孩们便扶她坐下,为她和赵士程献上了一曲歌舞。
绿萝和锦绣舞蹈,琴语和书画弹琴唱歌伴奏。绿萝和锦绣的舞蹈自然优雅,摇曳生姿。琴语和书画的琴声悠悠,韵味绵长。唱的却是:“蒹葭苍苍,白露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