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节(1/2)
不觉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过完春节,离唐琬生日也就不远了。唐琬的生日就在正月十五,恰逢元宵佳节。
以前父母在世的时候,每年临近生日,母亲都要亲自动手为唐琬缝制一套新衣,到了生日那天让她在生日那天穿在身上,再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十分惹人怜爱。
然后吩咐厨房给她做寿面,做桂花糕,熬桂圆莲子粥。寿面是用来庆生的,也就是应个景儿,表示一下喜庆,桂花糕和桂圆莲子粥则一直是唐琬的最爱。
父亲呢,除了白天带唐琬逛庙会,晚上带她观花灯,还要允许唐琬在这一天提出一个心愿,并满足她。
有一次,唐琬到现在依然记得是五岁的时候,父亲让她任意提一个要求。她问父亲是不是什么都可以,父亲说当然,又说爹什么时候骗过我的琬儿了。
唐琬那次说出的要求,是要父亲去天上给她摘一颗星星下来。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包括母亲在内都觉得她任性,都说是父亲把她惯坏了。
但是父亲却一直笑着,不说摘,也不说不摘。而是吩咐下人拿来七个橘子,用小刀一个一个旋着将上面的橘子皮削开,然后把里面的瓤一瓣接着一瓣的掏出来,再找来几只蜡烛锯成七小截,一截一截的装进被掏空的橘子皮里,做成七个小橘灯,再吩咐下人将七个小橘灯,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挂在外面的那棵大树的树枝上,隔着窗户远远望过去,还真跟天上的北斗七星一个样。
父亲说得对,他确实从没骗过自己,即使是五岁那次,虽然没将天下的星星摘下来,但那七个小橘灯做得确实很漂亮。只不过五岁的唐琬不懂事,还是吵着闹着要父亲给她摘天上的星星。最后还是母亲哄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将她哄回房间睡觉去了。唐琬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是既觉得心酸,又觉得好笑。
来陆府后,没人留意唐琬的生日,唐琬也就懒得跟别人提起。每次到了生日,唐琬都是点上三炷香,然后跟晓月朝着唐府的方向跪下,磕几个头遥祭一下死去的父母就当是过了生日了。
直到结婚合八字时,唐氏和陆游才知道唐琬的生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但陆府的规矩,除了陆宰和唐氏等长辈,小辈的过生日一般是不办筵席的,只是相互拜个寿,下人们给公子小姐磕个头,再让厨房做寿面,多加几个菜就完了,除了勤俭持家,也是不愿张狂的意思。陆游的生日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唐琬。
不过唐琬婚后的第一个生日,唐氏还是蛮重视的,不仅让厨房做了寿面,还加了好多唐琬喜欢的糕点和菜肴,又送给唐琬一件崭新的石榴裙。因为石榴裙跟石榴花一样,色彩艳丽如火一般,寓意着生活美好日子红火。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石榴果实饱满籽粒繁多,自古就有多子多孙的象征。唐氏送唐琬石榴裙,除了祝愿她和陆游婚姻生活美满幸福,更重要的是希望唐琬早点给她和陆宰生个孙子,延续陆家香火。
那个生日除了唐氏的石榴裙,陆游也送了唐琬一副玉手镯。晚上陪唐琬看完花灯回来,又在床上以特别的方式跟唐琬快乐了半晚上,直到四更天尽,方赤身相拥而眠。
但是如今结婚已经一年零九个月,唐琬的肚子还是毫无动静,唐氏对唐琬已是大为不满,平时都没什么好脸色给唐琬看,更别提生日了。
到了元宵节这天,唐氏没吩咐,厨房做的菜都是按元宵节的席面来做的。所以到了晚上,别说加菜了,连寿面都没有。
白天,除了平时跟唐琬走得较近的翠翠、秀红和春霞,过来给唐琬磕了几个头,其余的人一个都没来。
好在唐琬对这些本来就不甚在意,没有寿面就不吃了,没有人来,正好乐得清静。陆游虽然对此大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吃饭时见席面上没有寿面,本来打算对厨房那些师傅兴师问罪的,但唐琬却偷偷从桌下伸手使劲攥着他死活都不让他去。再说又当着父亲母亲的面,想想也只好作罢了。
吃完饭回到后面,陆游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唐琬,说:“打开看看。”
打开盖子,唐琬看见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支闪闪发光的金钗,翠绿的叶片上,一朵鹅黄的菊花含苞欲放,花蕾上立着一支小巧的蝴蝶,蝶身是由金丝编织而成,翅膀是两片薄如纸片的金叶子,做得惟妙惟肖。更妙的是手一动蝴蝶也会颤巍巍地动,却又掉不下来,不知用什么东西固定着。唐琬将金钗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研究着欣赏着,脸上的笑容如花绽放:“这东西有趣,哪儿买的,一定很贵吧?”
“不贵,才几两银子。”陆游说,“就是不太好找,逛了十几家首饰店才买到。怎么样,喜欢吗?”
“喜欢,只要是你送的,我什么都喜欢,更何况是这么漂亮的金钗。”
“喜欢就好,来,我给你插上看看。”
陆游拿起金钗,给唐琬插在头上,然后退回一步,仔细打量一番:“嗯,不错,很适合你。不信你自己看看。”陆游说着,就把唐琬推到了镜子前面。
唐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着头上的金钗,那蝴蝶颤巍巍地动着,一副翩翩起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