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一章 发展策略(1/2)
李家别院,花厅
以李秀宁为首,张仲坚、马三宝、何成、张义山,还有李家一些管事汇聚一堂,正在商议大事。议题便是义军下一步的动向。
“我们既然逃出大兴,竖旗造反,下一步的战略该如何去做,还请诸位各抒己见。”一身男装的李秀宁正襟危坐,神色严肃的道。
虽然在行军途中和张仲坚就关中和天下的大势进行过交谈,对下一步的动作也有了大致思路,但到底该如何着手,还得听一下众人意见。
众人相互看着,却没人率先开口。李家的几个管事不过是李家旁支,才能很是一般,这个时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张义山张了张嘴,有心想说些什么,但看了看老神在在的张仲坚,便也闭上了嘴巴,因为他想起了父亲张继祖的话,张氏要以张仲坚为尊,不能抢了他的风头。
马三宝看了众人一眼,见无人肯说话,便傲然一笑,率先开口了。
“夫人,”马三宝先向李秀宁行礼,却被李秀宁打断。
“以后要叫我李将军,包括你们也是。”李秀宁对众人道。
“是,李将军。”众人纷纷拱手答应。
“李将军,”马三宝改了口道,“诸位,眼下的形势非常之好,朝廷虽然有重兵驻守关中,但绝大部分军队或守在大兴,或位于黄河潼关一县,大兴西南诸县并无朝廷主力镇守,有的只是县兵和一些官吏衙差。
眼下咱们兵力近千,以我的意思,咱们完全可以攻打鄠县县城,只要能打下县城,便可号召鄠县百姓跟从。
眼下关中百姓过得很苦,只要拿下县城,竖起招兵的大旗,定然可以召集全县青壮。然后以鄠县为根基,继续向着临近各县发展,如此大业可期。”
马三宝的话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却很有可行之处,李家的一些管事听得纷纷点头。
李秀宁微微点头,道:“诸位,还有没有其他见解?仲坚你呢?”
见李秀宁提到自己名字,张仲坚微微一笑:“马护军的计策很好,不过却不够完美。”
见张仲坚反对自己的计策,马三宝拧着脖子,不服道:“哦,我倒要听听张护军你有何高见?”
张仲坚站了起来,看向众人道:“诸位,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出兵的意图为何?只是为了攻下县城吗?
不是,而是为了尽快扩充咱们的势力。县城虽然为一县首府,但更多的百姓却生活在各乡各闾。
为何放着各乡各闾不去,却要强攻县城?
鄠县虽然不是大县,城墙却有两丈,城外更有壕沟相隔。以咱们不到一千的军队,想打下县城需要死伤多少人?
而若是出师不利攻不下县城,恐怕更会使得人心动摇大业受损,附近的百姓恐怕不会再相信咱们的实力,号召百姓将会困难许多。”
“张护军说的有道理。”降将何成点头道,他是正规的府兵旅帅,深知攻城的困难,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想攻下一座城池实在太难。
鄠县县城里怎么也有一两万人口,四五百兵丁,以这不到一千人想攻下实在太难。
“强攻不成,我们可以智取去啊,可以想其他办法。”马三宝语气中带着嘲讽,“既然选择了造反这条路,就必须把生死置之度外,怕是的话尽早回家算了。”
“马三宝你胡说些什么,仲坚哥哥是怕死的人吗?”张仲坚还未说话,坐在李秀宁身侧的李绫不乐意了,她听不得别人说张仲坚不好。
李绫的话马三宝不敢反驳,却依然桀骜不驯的看着张仲坚。
张仲坚摇了摇头,道:“现在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快的集聚力量,如何更快的扩大声势。”
“你说的更快的扩大声势便是去攻打乡闾吗,我却不敢认同。”马三宝冷笑道。
张仲坚静静的看着马三宝:“马护军,你可知道我大隋的统治基础不在县城,而是在乡闾!因为万千府兵正是出自乡闾之中。
以我们的实力打县城未必能够成功,可是攻打乡闾却是轻而易举。只要能控制各乡义仓,开仓放粮赈济贫困百姓,把义军的名声传扬出去,再用义仓的粮食召集乡闾府兵,扩充军队扩大声势还不是轻而易举!”
马三宝不屑的道:“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办法,却原来打着义仓的主意,义仓里的粮食原本就属于百姓们,咱们攻打义仓他们第一个便会拿着武器反对咱们吧!”
隋朝自从成立之初,便在各地乡闾设立义仓,规定每年每户按照上中下户籍向义仓缴纳一石到数斗的粮食,以为灾年赈灾所用。所以这义仓中的粮食,名义上是属于全乡闾的百姓的。
但是张仲坚冷笑道:“马护军,你虽然只是下人的身份,但终归生长在深宅大院,并不知民间疾苦。
按照大隋规定,义仓是用于灾年赈济百姓。
可自从大隋立国以来,关中遇到的灾年也有好多次了,朝廷可曾下令开放过义仓一次?
百姓们年年向义仓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朝好女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