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4章 乡长上位(1/2)
“建春啊,我总觉得跟你没处够。工作抛到一边,我欣赏的是你这个人。你年纪不大,但心胸却宽,这个连我这老兄都佩服啊。现在,你主政一方了,可造成别忘了你上位的根本,做官先做人哪。”
任志永话中的意思,王建春当然明白。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得在一个诚字。这些年,对身边的每个人,他都以诚相待,用向琪的话说,他们“王乡长”不会坑人害人,自然人们喜欢跟他亲近。
“你还得记住一点,咱们这种人想再向上走,只得靠干了。这个位置,是个向上走的通道,你占住了这个通道的位置,就得用实力证明你还有向上走。
话我不能说太明白。上青坪现在缺什么,你最知道,不用说你也清楚。这些年,老兄我没给你打下好底子,实在是能力有限啊!”
任志永这席话,说得王建春耳朵发热。
他能说什么呢?任志永已经把话点得很明白了。
“扶上马,送一程”,下一步,就得看自己的了。以前,一直是领导们怎么部署,他怎么去落实。而现实,他更多的是考虑到整个上青坪的发展大局。
对上青坪如何发展,他不是没有想过,也曾经写过一些意见建议,但交给领导以后都石沉大海。
主政一方,都得求一个稳字,毕竟,在大风大浪中前行的,都是素质超常的。
桑提亚戈(《老人与海》)喜欢在大海中战斗,他是一个人。王建春不同,他得对整个上青坪的几万人,对上青坪的未来负责。
即便在上青坪工作多年,犄角旮旯都走遍了,可世事如棋,要说一点变化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上任以后,他必须再把各村的情况摸一遍。
上青坪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不单是一个上青坪的问题,整个青山县都是如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依靠工业不太可能。
县-委这些年也有大手笔,在县城南部上了一个工业区。把招商引资的任务都作了分解,还专门成立了招商办,直接对县长负责。虽然动作不小,但取得的成果并不乐观。
工业区已经建立两三年了,但只有几家小企业矗立在那里,还大部分是高能耗的企业,污染大。但县里能有什么办法?
为官一任,自然得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可青山县不靠海,又不是交通要道,靠什么去发展呢?
那些精明的商人,不会把钱白白扔在这里。他们看重的,是回报!
许多年后,王建春回过头来观察,才叹息时代的局限。“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他知道这些概念时,早已沧海桑田。
2006年的王建春,把上青坪放到了青山县整个大盘子里去考虑,上青坪是离青山县比较远的一个乡,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却有一个其他乡镇比不了的优势,就是从南部擦过的国道。
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优势吧,看着青山县的地图,王建春拧眉思索着。
新上位的乡长,是从上面派下来的,原来在县-委办公室当副主任。王建春认识他,但不是特别熟悉。
一回生,二回熟,两人都在领导身边当过“差”,行事风格有些相似。虽然这位乡长比王建春的年龄要大,但他很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到底是领导身边的人,知道自己是吃哪碗饭的。
王建春刚上任,便订下了一个新规矩:每个周一的下午,都要开一个班子的例会,例会的内容就是总结一下上周的工作,然后对一周的工作进行安排,及时总结,及时调整,重要情况及时进行沟通。
这个例会制度,是他在府办工作时向林峰学来的,效果相当不错。
“王书记,我看咱们乡里应该有一个发展战略,咱们就围绕这个发展战略摆布工作。”王建春主持的第一次例会上,乡长刘明辉便提议道。
刘明辉没在乡镇工作过,不太了解乡镇的情况,原来当过老师,后来一直在县-委工作,看问题的角度肯定与一般的乡镇干部不一样。
王建春沉声道:“嗯,我也有这个想法,干事儿总得有个目标,这个目标是长远的。发展战略看上去挺简单,实际上蕴含的内容很多。大家都来谈一下想法吧,今后我们的工作如何开展,战略如何确定。”
【这个小王书记很老道。】刘明辉挑眉。
这次调整,上青坪的领导班子变动不小。
人大主席仍然是王世迁,副书记由夏天雄接任,田晓燕、陈铁钢为副乡长,尹玉厚调到其他乡镇任副书记,秦数为纪委书记,组织委员苏林茂,其他乡镇调任;宣传委员向琪——原来的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长王亚昆——原来的财政所长。
田晓燕没有调走,这倒出乎王建春的意料,依她的能量,调走应该比较正常,最起码,到哪个县直单位当个副职,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王世迁谈完以后,其他副职按照各自的思路,都一一作了发言,有的长有的短,都有一些观点,但从这件事上,王建春看出了人与人能力上的差距。
当一个好的乡镇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绯色仕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