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二章不弃希望(二)(1/2)
吃了早饭,马援朝和马志军便上山砍了几根毛竹回来。四个人就坐在院子的阴凉角开始编织竹笼。
几个孩子也都起了床,吃了早饭后,他们本想帮忙,不过却被卓兰芝吩咐学习去了。而卓兰芝自然而然的将马景华在学校闯的祸和马援朝提了一遍,马景华也被父亲叫到跟前训斥了一通。
在父亲面前表现很安静的马景华,虽是自我检讨了一番,但是正处叛逆期的他,心里自然是不服的。
望着马景华转身回到二楼去,马志军也劝了几句做堂哥的马援朝。
“哥,孩子大了。他现在这年纪哪能听得进去,说两句就算了。免得说多了,孩子心里还有疙瘩。”
堂弟的好意,虽是说的在理。只不过耿直的马援朝似乎还在置气,对他的一番话并没有表示认可。“大了难道我这个当爹的就不能说两句了?要我说,就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更要管的严些,免得将来翅膀硬了,还不得飞天上去。”
马援朝的气话,让人听了忍俊不禁。
说了几句后,大家的话题又回到了关于买猪崽的事。
“嫂子,我在想一个问题。为啥我们不买两头牛回来呢?我觉着养牛应该比养猪更好啊。”
方春霞带着疑惑的建议,卓兰芝听了,却也无奈地叹气。
“你以为我不想买牛崽儿回来呀,人林叔说了,现在国家还不允许私自买卖活牛,咱这十里八乡,牛还是归属村公所归属集体的。毕竟农耕的时候,哪个村子哪户人家都少不得牛。再说了,牛崽也难买,每个村子都当宝贝一样,谁舍得卖了。”
听了卓兰芝的解释,也让方春霞恍然大悟。她都忘了牛是属于集体的,不能私自买卖。就算是有钱买牛崽,那也要村里的文件敲个公章用以证明。
正因为嫌那麻烦,所以卓兰芝一开始也就排除了买牛的想法。
不过,卓兰芝在意的并不是这个,她心里琢磨着买来的猪崽放在哪里养。
“你们说,咱把猪崽买回来以后,搁哪儿养合适呢?”
卓兰芝的询问,让大家一时停下手里的活计。
马援朝环视了一下院子,视线停在了西北角的柴垛,伸手指了过去。
“兰芝,要不把那些柴火收拾一下,把那地空出来,再搭个草屋?”
“那哪行,要是把猪舍修院子里,等以后猪的屎尿还不得把咱这院子熏得臭气熏天。不行,不行。”
直接摇头回绝了马援朝的建议。
“哥,嫂子,你们这屋后边不是有块空地嘛,要不把猪舍盖在那儿?就你们原来老房子的旧牛棚,只要搭个顶,下边的蓄水沟不是正好可以用。”
马志军提到的那个地方,是以前老房子还没垮塌,他们家用来关养村集体的耕牛的地方。以前,村子里安排村里的几头耕牛每隔一段日子交由各家轮流照看。
后来政策改革了,村里的耕牛都交由了指定的人家看养。连带着牛棚一块坍塌的老房子,因为没了用处,马援朝夫妻俩便也没有再去重建。
对于马志军的提议,也得到了几人的支持。
马志军的聪明劲儿,也让卓兰芝不由拿马援朝开起了玩笑。
“还是志军的脑子好使,碰到啥问题都能想到最好的法子。不像你,一天到晚的,啥主意都想不到,真不知道你这个做堂哥的,咋会这么笨。”
面对妻子的调侃,马援朝自然是不服气的,瘪瘪嘴抗议道:“我的脑子是用来办大事儿的,要是拿来想这些芝麻点的小事儿,那不是浪费了。”
“那为啥这段日子没见着你想到买些猪崽回来养的法子。”
卓兰芝的不依不挠,让马援朝更是哽语。
脸颊憋得通红,不知道怎样再去反驳。看着他这样的表情,也让在坐的人哈哈直笑。
第二天,天还未亮,卓兰芝一伙人举着火把上了山,将编织好的两只竹笼各装了十余只鸡。
为了能够顺利的把两笼鸡销售出去,卓兰芝特意挑选了些块头肥美,毛羽丰艳的鸡。
几个人将鸡笼在马援朝的轮车上绑定,卓兰芝也从厨屋里将包裹好的梅干菜馅的面饼放在了马志军推得那车的蛋筐里。
“孩子他爹,志军啊。今儿你们到集市上去卖这些鸡。可不要跟人家争生意,别人啥价格,我们也卖啥价格,晓得不。”
“放心吧,兰芝。你不老说生意要做,但也要顾着别人的买卖。你就安安心心在家等我们的好消息吧,今儿这些鸡我保准给你全卖出去。”
看着丈夫拍胸脯的保证,一旁的马志军夫妻俩也被逗乐。
卓兰芝可没有丈夫这么轻松的心情,拉住他拍胸的胳膊,为他将翻卷的衣领缕平。“我不指望你能把这些鸡全卖了,昨儿晚上我就说了,这两天你先试一试那种办法好,那样后边卖的鸡咱心里才有数。”
点点头,没有再做回应。
卓兰芝又和他们嘱咐了几句,便亲自送他们出了村口大榆树。
目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年代农村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