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母子间的纠纷(1/2)
在后山的鸡场停留了许久,大家回到山下,在家里小歇过后,依照杜伟阳夫妇的提议,卓兰芝又领着他们去了早前茅屋的鸡棚那里。
茅屋前的鸡棚里,杜伟阳接连抓了几只禽鸡,翻看了羽毛,观察了下腹等地方,不禁对卓兰芝连连竖起大拇指:“兰芝,你知道嘛。你家的这些禽鸡是我见过好几家养殖鸡棚里,最健壮,也是最肥美的,连这羽毛,都是看起来这么清爽干净。”
杜伟阳的一番夸赞,惹得卓兰芝呵呵连笑,一边的方春霞,也顺意开起来玩笑。
“杜大哥,你是不知道,这些下蛋的鸡儿啊。嫂子恨不得把它们都当成自个儿的亲娃娃,就差抱着它们睡觉了。”
“方霞,别瞎说,我哪有那样了。”卓兰芝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她,轻推了一下方春霞肩膀,以示抗议。
大家开了几句玩笑,而后杜伟阳向卓兰芝讲述关于孵小鸡的事宜与注意点。
“这母鸡孵小鸡啊,咱们就叫它抱窝。不过,一般孵蛋的时间,都是在开春儿的二三月,天气暖和了的时候。”
“咋能看出来母鸡是要抱窝?”点点头,卓兰芝又紧接追问。
“这个要你们细心留意了,但凡哪只母鸡下蛋后,趴在窝里半天不动,赶也赶不走,抓它的时候还闷声牢骚的不肯起来。那种情况八成是要抱窝的。”
杜伟阳一番描述,让卓兰芝顿然恍悟,这种情况她是见到过得,只是当时她并不了解,甚至误以为是鸡染了病什么的。
不过,那种情况也和卓兰芝所认为的那样。杜伟阳说完后,王晓丹连着补充了几句。
“你要是看到哪个母鸡不爱吃食儿,身上的毛也搭拉着,而且体温也过高,那也都表示这鸡儿是要抱窝。”
听着他们的描述,卓兰芝的心里都暗自庆幸,得亏有王晓丹夫妻俩的无私帮助,不然卓兰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能办好这养殖场了。
“兰芝,你在那场里搭一些小圈栏。到时候把抱窝的母鸡抱到那里边儿去,地上再铺厚的稻草。然后你就慢慢等着结果就好了,一般估摸着二十多天,小鸡崽就会破壳出来了。那段时间里,也要记着把母鸡小鸡和其他的鸡分开散养。等小鸡长了差不多一个月,就可以把母鸡放出来了。”
王晓丹最后的交代,算是让卓兰芝吃了颗定心丸。可惜现在已经临近入暑,母鸡也难以抱窝了。否则,卓兰芝真想亲自按着王晓丹两人说的方式去做一遍,看到家里的鸡崽能够出窝。
因为天色已晚,在卓兰芝的盛情挽留下,王晓丹夫妻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晌午吃了饭。才在卓兰芝依依不舍的陪送下,回了乡里。
既然已经错过了抱窝的时间,卓兰芝和家人们合计了一下,暂时先在周边的村镇里买一些今年新孵化出来的幼鸡回来养着下蛋。
而将茅屋鸡棚里的鸡一只只捉到山上的鸡场里,竟也花费了一天时间。若不是卓兰芝请了村子里的几位乡亲帮忙,恐怕一天都忙不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春去夏来,七月的炎夏,也迎来了孩子们放暑假的日子,却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卓兰芝喜得是美华和姗姗两个孩子的成绩也算是在班里名列前次,让她犯愁的是,家里的大娃马景华,下半年就要升初一了。然而已经渐到叛逆期的马景华,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学习上,一整天就是和村里的玩伴儿结伙乱窜。
当暑假的一天傍晚,马景华兴冲冲地从外归来,手里抱着足有十斤多重的花鲢,一进院子里就丢到了水槽里。
原本在院子里帮着择菜的胡姗姗,自然也被马景华带回来的大鱼所吸引。
“哇,大哥,你这个鱼是哪里抓回来的啊,好大。”
“下午在水库游泳的时候,我就瞅见这条鱼浮在水面,然后我就找了根棍子把这鱼打晕带回来了。”
胡姗姗的震撼的表情,让马景华亦是骄傲万分。
院子里的动静,自然也让厨间做饭的卓兰芝和美华受了扰,两个人一块走了出来。
只是,马景华并没有得到他所期待母亲会对他的褒奖,反而招来的却是卓兰芝严肃地质问:“谁叫你去水库了?你不知道水库的水有多深吗?还有,水库里的鱼是乡亲一块投放的,是等过年捕上来各家均分的。你现在这样做,不是偷么?”
母亲的厉声严色,似乎让马景华有些始料不及,毕竟这和他原本想象的不大一样。
“你现在把鱼给我带回水库,放回去。”
指着水槽里的鱼,向马景华命令道。
只不过,倔强的马景华竟然直言回绝了母亲。
这一拒绝,自然是让卓兰芝顿然火上心头,瞥了下院子的各个角落,当即抓起厨间门口的扫帚,满院子追打着马景华。
“娘,别打了。”
“婶娘。”
姐妹俩也急忙抱着卓兰芝劝架。
碰巧从山上归来的马援朝和马富华,见到院子里出了状况,也匆匆忙跑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年代农村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