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45章(2/2)
否则,他这队伍还有存在的意义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你们就当我睡着了……”
既然不想白白便宜别人,那就赶紧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吧?结果马义一声令下,二百多石盘县皇协军,全部向指挥部靠拢了。速度那叫一个快字了得,发饷时都没见他们这般利索。
“牛志高!你狗日的是不是跟八路有一腿?奶奶的,配合得挺默契呀!”电话中,赵俊气得破口大骂,“老子这边玩命堵,你那边却拼命漏,这放虎归山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吧?”
“赵哥,您是误会兄弟啦,兄弟指挥部遭到攻击,不收缩兵力哪行啊?要被人家端了老窝,这队伍一乱套,他们不还是能冲出去么?”
这话很有道理,也就是说不管牛志高如何选择,八路突出重围那都是板上钉钉了,人家属于命不该绝,所以你不能怪我。
“我日!”赵俊又气又急,简直快要崩溃了,“这中国人怎么净干背后拆台的事?还能不能有点人样了?”他这也算是把中国人看透了,要不还当不了汉奸,当汉奸的人,又有几个没把世事瞧明白?
摔了电话后,赵俊余怒未消,对自己的副官愤愤说道:“知道我为啥不愿意跟中国人办事吗?瞧瞧,例子就摆在这,还能怪我发牢骚么?”
同胡彪相比,甭看赵俊也当过土匪,可他却是一个正统的文化土匪。“九.一八事变”那年,胡彪还在上中学,学校里罢课闹学潮,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军阀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当时的赵俊属于表现比较活跃的一类,全校师生加在一起,也没有他骂得狠,骂得欢,几乎把张学良的祖祖辈辈,给排队蹂躏了若干遍。不仅如此,在对日态度上,赵俊同学也很抢眼。保定城第一个上街抵制日货的是他,第一个叫嚣组织义勇军“跃马提刀入东京”的也是他。可是日本人一打到曹县,第一个率部投降的……还是他。
前后反差如此巨大,让人脑筋都快打结了,但纵观整个抗日战争,这种现象绝非个例,许多人在成为汉奸之前,他们经常喊的口号就是“抗日”。譬如说汪精卫、周佛海等等,这些有文化,有身份的人。而且他们卖国的理由也很经典,要么为了和平,要么为了地方安宁,要么……
喜欢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龌龊,这就是某些中国人——曾经的炎黄子孙。有些人没当上汉奸,说白了,是他们没有机会而已。一旦有了机会,主子再给个合理价位,那么在日后的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就不会因兵源问题闹一个捉襟见肘了。
为民族默默付诸行动的人才是精英,许多先烈也不是天天躺在口号上干革命。
不想错过《苏半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