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60. 戴敦之居官廉洁(1/1)
好书推荐:
清代戴敦之以廉洁俭朴闻名于世。在他从江西到山西上任布政使的途中,按着规定要到京城朝见皇帝。赴京城路上他衣不解带,足不离车,每天早早就起来催车上路。饮食从简,一天只吃六个面饼充饥。按惯例,凡上京官员过境,各州县设宴迎送,馈赠礼品,以示敬意。而戴敦之简朴异常,独行数千里,车夫、店主及沿途百姓根本不知道他竟是一位新上任的省级行政大员。
到京城后,有客人来拜见他,他一律不用别人侍奉。亲自招待。到山西上任后,当地有个规定,即当官的可享受一笔“鳖头银”,戴敦之不满地说:“当官的自己享受薪水,仆人们由主人发薪水,为什么额外享受鳌头银?”于是便取消了这个规定,走马上任,无任何特殊之举。
不久,他被调往京城任刑部侍郎。前来拜访他的人很多,欲求办事者也接二连三登门拜之。但不管什么人来访问,只要不是公事,一律推辞不见。
一次,戴敦之回家乡度假,地方官设宴招待,他独自一人穿着普通的衣服和木屐赴宴。宴毕众官员簇拥相送,而且要奏乐备车,这些都被戴敦之一概谢绝。他只要了一把雨伞,自己步行回家去了。
戴敦之居高官而廉洁,被后世传为佳话。
简评: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是以“无功受人钱财”为耻的,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这也是古代清正廉洁的先贤最大的意义了。
不想错过《传中华美德 讲成语典故-廉洁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