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_第88章 盘根错节(6)(2/2)
了,顺便把这个文书去誊抄几分,分送到几个赌场去,必须把他的后路断掉!”
詹眷诚拿出了两张纸,一张是支票,另一张就是他自己写的条子,上书“内弟出丑,外兄概不负责”。皇甫淳只想笑,可是当着师父的面又不敢,只好忍着。
跟师父算是告完别了,那个赌账皇甫淳是不好出面去还的,詹眷诚差的就是这些细节上的掂量。可是皇甫淳也不好对师父说破,转身出来叫小徐子去办。
其实,詹眷诚的内地不过是被当地的一些二流子给骗了,人家要不是看他身后有个二品官的姐夫,哪个赌场会借给他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那本身就是做的一个套,吃亏上当了,活该被姐姐骂,被姐夫鄙视。
修京张铁路可以说是詹眷诚回国后最精彩的一笔,原定工期是六年,可是在詹眷诚的调度下,四年就干成了,而且,还给朝廷节省了29万两银子。虽然,这个节省颇有些无奈,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结果,可是徐世昌在争功方面不含糊。
“卡着我们,不给尾款,削我们的权,难道说这锽锽铁路就不是真的?写折子,该要的功劳干嘛不要?”徐世昌托人给这边带话,“告诉詹眷诚,上面给什么褒奖都拿着,那东西将来有用!”
于是,洋洋洒洒的一篇报功折子送了上去,这些东西对皇甫淳来说都是信手拈来,不整完这些,皇甫淳也请不下假来。
京张铁路提前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通车,这可是给摄政王一个非常好的“吉祥”兆头,于是,大笔一挥,授予詹眷诚工科进士第一名,这也是科考制中第一次有工科进士一说,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恩赐进士,而这一年距詹眷诚回国已有28年。不过,这些皇甫淳都没有在场了,他早已经回老家去了。
弄完了那些事情,刚刚入伏,皇甫淳就带着给弟弟买的书籍和给父亲买的几块洋布,在冯化民小徐子几个的“护卫”下,从丰台登上了南下的火车,由于是官,还是铁路上的官,他坐的是头等舱,而且,他还有铁路系统的免票,虽然这一路上怎么说还是辛苦,可毕竟比他来的时候已经是“换了日月”了。
少小离家,十六岁,坐着大车,前往开封参加会试,后来又进京,前后走了差不多俩月才到京城,而这次回去,虽说是绕远,可却是快捷了不少。
在汉口站下了火车,坐着黄包车在繁华的六渡桥找了家旅馆住下,然后叫茶房去给自己买去安庆的船票,说起来运气真不错,第二天上午就有去下江的船,茶房按照皇甫淳的意思,也是买了头等舱。
已经21岁的皇甫淳现在是穿着一身时髦的洋布长衫,戴着一副洋墨镜。
不想错过《国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