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_第86章 盘根错节(4)(2/2)
。
“给您看的是咱们的真账,也是咱们的小账,衙门里的账目上早就没钱了,咱们做买卖的账目您知道了就行了,剩余的,我会给师娘的,你这里只管去‘两袖清风’,去部里叫苦叫穷好了,衙门里的这些人的薪俸我算了一下,半年没发饷,差不离是二万多块大洋,您就说是自己掏腰包拿的,以您的薪俸,这个数不算啥,足够你去闹一闹了。”皇甫淳给师父出着应付上面的点子。
这里要说明一下,由于詹眷诚在邮传部里还挂着邮传部二等顾问官,邮传部参议厅行走等兼职,官居二品,其薪俸是在邮传部开销,按照当时的薪俸水平,詹眷诚用自己的俸禄给部下发饷是足够的。
詹眷诚在京城里生活低调,平日里也很简朴,自打他成为铁路工程师以后,其饷银、薪俸是一路上涨,还没有修京张铁路的时候,他的薪水每个月就有白银一千两,更别提按照朝廷的制度,每年还有养廉银、冰敬、碳敬等等。
要说,这皇甫淳在铁路上玩的这一把,还真是玩的滴水不漏,他出身贫寒,见识也多,真要做官,清官他肯定不是,可也不会是刮地皮的贪官,他懂得有钱大家分的道理,从南口镇到张家口这一段,除了几个县里的要打发以外,其他的还真没啥好弄的,就是像赵道台那样的地头蛇,也是通过商贸让他赚钱。
皇甫明白,孝敬也是要有尺度的,你孝敬的越多,那些贪心不足官员就越是会想你赚的更多,所以,把握尺寸也是一门学问。
沿途各个车站都建立起了货栈,这些买卖皇甫淳就不插手了,全都让那些官员的亲戚去玩,这就算是孝敬了,他玩的就是远程的大手笔,到了这里,也是逐步分销给那些关系户,这就是有财大家发的道理。
铁路修完了,张家口车站就弄了个简易版的,对外啥也没说,想要扩建,将来再说嘛。而算下来,七七八八的,皇甫淳给师父詹眷诚赚了四五万元,而他自己也拿了一万元,这些都列出了明细交给了师父。至于大众生意的两头,皇甫淳全交给了张仁逊了,有张仁逊在,没人敢查,人家老爹现在可是中枢重臣。
安排好了手尾,皇甫淳正式的向衙门递交“请假条”,由于皇甫淳是吏部正式任命的协理,这个假条还得送到部里审批和最后交到吏部备案。
徐世昌大权不揽,邮传部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耗着,关键还是摄政王载沣联手度支部载泽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在庭堂里搞东搞西,其中,载沣、载洵、载涛可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最大的不过26岁,最小的载涛不到22岁,所以,后来徐世昌说,满清倒台是一群“少不更事”的小王爷们胡来给弄没的。
不想错过《国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