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0章 朝气(1/2)
大臣们也终于明白,当初推出三省六部制时,刘昊为什么不在意杨彪等百官请辞了。
因为这个朝廷,没有了少帝会亡,但只要有少帝在,就算没有了其他任何人,都会很好的运转起来。
这样分析着,百官都有种无力感。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根本制衡不了少帝。
但让他们欣慰的是,刘昊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这样的结果,肯定会损害士族的利益。
但却让整个国家更加富裕更加强大。
抛开家族利益,这不正是他们一直希望看到的吗?
任何一个大臣,尤其像他们这个级别的大臣,谁不想看到自己拥戴服务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啊!
所以,卢直等人很快就想到了利害关系,心里不知不觉,就已经不排斥科举制了。
因为刘昊的强势,因为百官的醒悟,科举制进展很顺利。
当这个消息公布出来后,可谓是天下震动。
那些士族们也不是吃素的,顿时就看出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的冲击,不少士族都纷纷准备钱财贿赂朝中大员,要是出
自自家的门生,更是强烈要求他们上奏皇上,一定要阻止皇上推行科举制。
但刘昊强势将敢出来反对的郑时贬为庶民后,谁还敢触怒皇威?
别说什么官员了,就连三省六部的大佬们,也都是劝说自己的家族,不要做蠢事。
所以,不管那些士族准备了多少的银子贿赂百官,都没有任何一个敢收那个钱的。
一是朝中才刚大查过贪污一事,没人敢再犯。
二呢,他们知道这件事情谁也改变不了,谁也不敢去触怒天威。
而对于寒族来说,这却是个惊天大福利,是他们走进上层社会,改变家族命运,改变个人命运的绝佳机会。
无数普通百姓,无不自发的向皇宫方向跪地祈祷。
发自内心祈祷皇帝万万不死。
刘昊虽然只做了几件事,但每一件可都是改善民生的大计,每一件,都是奔着让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而去的。
所以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拥戴自己的皇帝。
科举制顺利推出后,各州郡县,纷纷成立了官塾。
官塾面对天下所有人阶层的人招生
,不管你是当官的后代,还是士族后代,甚至是百通老百姓家孩子,都能进入官塾读书识字。
甚至,那些挖煤的流民们,也能让他们家小孩上官塾读书。
每个学生每一年只需上交三百文钱,便可去官塾上学。
每三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科考。
同时,也鼓励民间多建立私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识字。
这个时代的文盲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五,这是阻碍社会进步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盲太多,国家自然就没有多少可用的人才。
没有人才,就算刘昊有无数能改变这个时代的先进技术策略,也没有用武之地。
短时间内,刘昊虽然不能彻底扫出文盲,但他有信心,在五年之内,让国家的文盲率下降到百分之四十以下。
十年之内,让文盲率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
当然,刘昊拿出来的这套科举制度,只是凭借他的一点记忆及理解整理出来的,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
这些事情,刘昊就直接交给三省去做了。
三省那五大宰相,可没有哪一个
是吃素的。
要比起文化素养,刘昊就算是现代人穿越的,也远远不能和他们比。
让他们来给科举制度查缺补漏,正适合不过了。
不过让刘昊有些头疼的是,前段时间他就在琢磨印刷术了,但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
毕竟那东西对于懂的人来说,非常简单。
而对不懂的人来,却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刘昊只得让工部尚书马匀召集所有刻字的工匠们,一起研究探讨。
只有把印刷术整出来,才能大量的印刷书籍,才能更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这段时间,工部是真的忙,就连马匀这个尚书大人,也是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而相比起来,礼部才是最清闲的。
但这种清闲,却是让礼部尚书及下面的官员们都有些心慌。
同朝为官,大家都在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着,奋斗着,而他们每天除了整理一下礼法,似乎并没有什么事干。
兵部与军方分开之后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兵部是最闲杂的一部,兵部尚书朱商也是最闲杂的一个尚书。
但现
在兵部,为了帝都的社会治安,为了全国的社会治安,可是忙的不可开焦。
看着各部都在忙碌着,一开始的时候,礼部尚书潘珪还有些庆幸,但渐渐的,他也终于慌了。
但他们礼部的确没有太多的事做,他们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老子是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