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七章 狗蛋(1/2)
“娘娘言重了,奴婢不委屈,能为娘娘办事,是奴婢的福分,只求娘娘莫嫌弃奴婢办事笨拙!”
“怎么会,嫣儿永远都是本宫最看重的人!”皇贵妃一边说,一边淡淡笑了起来。
……
大年三十,鞭炮声从午后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延续到了深夜都不见停歇。
年味在这个时候,也达到了巅峰。
杨家几个孩子,加上熊达一起,陪着杨晓宁渡过了她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
这一天,因为要吃团年饭,所以,杨晓宁特意做了不少菜,满满摆了一大桌,鸡鸭鱼肉全部都备齐了,不过,最受欢迎的反倒是杨晓宁做的水煮青菜……
晚饭后,天色还早,几个孩子都出去院门外玩炮竹,杨晓宁则抱着小七坐在大门口上看着他们玩。
许是家里的爆竹声吸引了附近的孩子,村里有好些个小孩都跑出来看热闹,不过,他们只是静静看着,并不敢走近。
对此,杨晓宁只是淡淡笑了笑,并没有理会。
因为她知道,古代跟现代的最大区别就是物质匮乏,虽然是过年的大好日子,但却不见得是每家每户都能买得起鞭炮,而像杨家几个
孩子这般随意玩炮竹的,整个村子顶多只有几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可以做到,所以,会吸引村里孩子围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杨晓宁虽然不去插手孩子们的事情,但是看着几个小的在玩,杨晓宁多少也能留意到一些人。
比如一个叫狗蛋的小男孩!
当然,杨晓宁会留意到他,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太过平凡了,而是因为他个人的表现。
刚刚也说了,前来围观的孩子们,几乎都是默默围观着,并不敢凑过来,只有这个叫狗蛋的,一开始巴巴看着小五和小六二人在玩,最后不知怎的,竟有勇气走了过来,而且很快就跟小五、小六混熟了。
杨晓宁默默观察着他,觉得这个小孩有意思,而且,她还发现,狗蛋年纪并不大,跟小五、小六相仿,却要比小五、小六成熟得多。
年三十过去,就是初一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一天早上,人们会早早起来前去寺庙上香,等上完香回来,还得祭拜自己的祖宗,然后才能吃早餐。
所以,比起平时,年初一起床的时间都要早!
杨家因为没有长辈,杨晓宁自身又不懂这些,更是要
早早准备,所以,年初一这一日,她凌晨就起来了。
按照从别人口中打听到的程序,一项项把工作做好,倒也没有遇到意外。
早饭过后,杨晓宁还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分发压岁钱,虽然银两不多,但是,几个从未收过压岁钱的孩子,却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就这样,年初一平平静静过了。
年初二,习惯上是出嫁女回娘家探亲的日子,不过,杨家人口简单,唯一的一个外嫁女就是杨姑姑,但她却远在京城,所以,不必跟村里人一样,要么是外出探亲去,要么是在家巴巴等着出嫁的姑奶奶回家。
不过,昨天晚上刚好下了一场雪,有些无聊的杨晓宁,年初二这一天就领着几个小的在自家的院子里面堆起了雪人。
玩得正高兴的时候,门口外面探进来一个小脑袋,赫然是昨天晚上前来围观小五、小六放鞭炮的狗蛋。
“咦,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呀!”小五、小六对于这位新认识的伙伴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看到对方上门,立即就迎了过去。
杨晓宁这一次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一个半人高的瘦小的萝卜头,穿着一身打满补丁
的单衣,双手在来时就已经冻得通红,甚至看着有些发紫,但面上却带着甜甜的笑容朝小五、小六走了过来……
“狗蛋,快来看看我们堆的雪人,好不好看?”小五、小六十分自豪地把自己早上的成果向小伙伴展示。
不过,很快他们便留意到狗蛋的情况,然后好奇地“咦”了一声,问道:“狗蛋,你不冷吗?衣服这么薄?”
“我……我——”狗蛋被问到这个,冻得通红发紫的脸不禁有些尴尬,随后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如实说道:“我家穷,买不起衣服,这是人家穿了不要的,我爹捡回来的……”
“哦,对不起,狗蛋,我们不知道……”小五、小六道了句歉。
“没,没关系的!”狗蛋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在意,于是,几个孩子又开开心心地玩了起来。
到了午饭时间,杨晓宁便去准备午餐,原本打算喊上狗蛋一起吃的,谁知这孩子死活不肯,说这是占他们便宜,他爹不许,之后跟小五、小六打了声招呼,说等下还来玩,就回家去了。
杨晓宁见状,对这个狗蛋的小孩子更加感兴趣了,不过,面上却没有表现,反倒是小五、小
六二人在私下琢磨着,要不要将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他?
“这个问题,你们自己拿主意!”
杨晓宁接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杨晓宁的古代日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