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叛臣之辱(1/2)
每个将领部下一般有家了数百人,其他的兵卒都是“五台六聚之众”,加上野战是后金军的长处,官军的短处。如今官军以劳赴逸,以客挡主,很难取胜。
都司刘遇节听了张铨的话,也说道:“张监军的话,很有道理。此夜半三更渡河,一旦敌兵袭来,将首尾不顾。”
可惜,杜松对二人的劝阻,置之一笑,轻蔑地说:“天兵义旗东指,谁敢抗颜?当今之计,只有乘胜前进,有什么师期可谈!”
杜松说罢,命令手下兵卒试探浑河水势,选择渡河地点,不多时探马前来报告说:“河水不深,仅及马腹,河中还有小船几十只哩!”
杜松听了以后,非常兴奋,他一边举杯痛饮,一边对众将说:“这真是天人齐助啊!”
于是,杜松将军弃船不坐,身不披甲,策马大呼而进,一边又催军卒一齐渡河。
这时候,杜将军手下的将士们见他身上没有披甲,急忙喊道:“请杜将军慢走,披上盔甲再进!”
杜松听了,大笑不止,并且大声咋呼道:“置身战阵,披上坚甲,岂是大丈夫所为!老夫束发从军以来,不知甲重几何?今日,你们众人想以盔甲苦累老夫不成?”
此时此刻,八旗子弟,冲向了萨尔浒大营。兵刃相接,刀光剑影。战马上,汗王的脸上露出了一幅不可一世的神态。
代善率领红旗兵、皇太极率白旗兵各自向明军冲杀着。
一面绣了“杜”字的大旗之下,杜松挥起大刀,亲自迎敌。
吉林崖下。
塔拜望着蓄起的河水,说了一声“放!”
轰隆隆一声响,决堤的河水汹涌而下。
正在渡河的士兵突然惊慌地大喊起来。“不好了,河水涨了!”
刚才还正常渡河的兵马,大水淹没到他们的脖子处。
士
兵惊惶失措的神色。
几匹马儿在水里吼叫着被冲走了。
士兵盔甲和旗帜漂在水面上。
山上,隐蔽的丛林中。
一个人看准了乱军中的杜松,搭弓射前。
箭儿“嗖”地一声发***,正中杜松肩膀。
杜松痛苦地大喊一声,堕落于马下。
战斗结束了,努尔哈赤巡视战场,见到萨尔浒地带的平原、山冈、河谷、树林,全被溃军塞满了,杜松军尸横遍野,后金军血流成河,明朝杜松军全军覆没,努尔哈赤的八旗兵获得了全胜。
“报!大贝勒代善活捉了监军张铨,请大汗处置发落。”这时,有人来报告。
努尔哈赤听了欣喜万分,命令说:“带上来!”
不一会儿,张铨被押着,带了进来。他见了努尔哈赤,立而不跪,而且不住口地大骂着。
“你这善搞阴谋诡计的努尔哈赤!明朝待你不薄,为何恩将仇报?”
努尔哈赤笑着说道:“俺知道你是个忠臣,可是,你那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已经腐败不堪了,还保他干什么?你若能——”
“少废话!俺张铨活是明朝的臣子,死是明朝的鬼。你妄想让俺降顺于你,永远办不到!”
努尔哈赤派人把杜松的脑袋送来,想以此来断绝张铨的念头,促他投降。
这时候,张铨见了一只朱红漆盘内,盛着一颗鲜血淋淋的杜松人头,急忙上前,用双手捧起来,嚎陶大哭。
边哭着,边说道:“将军不听俺的话,致有今日之败,上负国恩,下负兵士,俺张铨生不能替将军报仇,死当追杀夷贼之命!”
说罢,圆睁两眼,双手将杜松的人头向努尔哈赤掷去。
努尔哈赤一时大惊失色,慌得不知所措,急忙用衣袖去遮挡。
幸亏费格拉哈站在离努尔哈赤不远的地
方,只见他眼快手疾,一个箭步窜上来,一挥手将社松人头打落在地。
努尔哈赤非常生气,大声喝道。
“混帐!快把这小子拉出去砍了!”
张铨听了,大笑不止,大踏步走到外面,伸着头让刽子手来砍。
不大工夫,侍卫将张铨的人头捧上来,努尔哈赤见了,不住地点头,回顾范文程说道:“万历皇帝也有这样的忠臣,令朕可敬。”
范文程听了,面红耳赤,默无一言。
这岂不是羞辱人么?龚正陆看到这里,心里禁不住一阵惭愧。自己和范文程,都是中原人,如今却在这里为努尔哈赤服务,如果前线的军师是自己,那么受到这份羞辱的人就是自己了。
史叔记载:公元1619年3月1日,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大战正式打响。努尔哈赤自率六旗精锐,突袭萨尔浒大营,以四万五千旗兵的压倒优势,全歼两万明兵。
接着又乘胜率兵回界藩山,消灭了杜松全部人马。3月2日,北上消灭马林部;3月3日,东进歼灭刘綎部。南部李如栢兵见此情景不战而退。
明、金赌注的萨尔浒大战,以明朝全军复没而告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归来的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