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章 行走变化中(1/2)
陶渊明被仙期的回答惊到了,竟然会有这样的下人,他心里是不是只有自己的南郡公桓玄?突然意识到他的境界不是自己可以比的,于是,就和他说自己以后会注意的,请他不要担心。
陶尽量带着他的好脾气,不和范之计较。过了些日子,他郁郁不乐的情绪更严重了,桓玄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思念家乡的田园了。
于是,桓玄准了他一个月的假期。他还不清楚下属之间的小算盘,也不太清楚当他信任一个人时,其他的人会有什么感觉。
抛开这些幕僚间的小事,桓玄要处理的事情也多,他渐渐慵懒了,又见哥哥把江州管得不错,就直接任命自己的哥哥为江州刺史,镇守夏口。以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镇守襄阳,解决哥哥又要管雍州又要任江州的烦恼。遣桓振、皇甫敷、冯该等戍湓口,保证荆、江一带的治安。
最让桓玄头痛的还是他当初向王忱提出的关于北方流民的问题。现在的姚兴把北治得差不多了,他还不担心北方的人来投奔,而是要防止那些活跃不定的人往北窜。对于这个问题,他问问手下的人,说法不一,他听着也烦。最后,还是远方的羊孚出主意,让他直接把沮水、漳水一带的两千多蛮户迁到长江以南,设置武宁郡。
另外,又招集安抚四方流窜的人,设立绥安郡,置诸郡丞。这也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管得多了,人杂了,内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边境不断传来问题,北魏夺取了东晋在淝水之战后收回来的许昌,将军刘该投降。这些让他的心更不能平静,把从十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写的《周易系辞注》草草了结。
一天,他觉得烦闷,照常出去打猎,依旧是气势庞大,车骑数十里旌旗遍野,良**骋,奔击如飞,桓玄
满意地看看这阵势。
这时,桓道恭骑马从他旁边过去,腰间似乎系着深红色的东西。看着奇怪,于是问道:“道恭,你腰上的是什么?”
桓玄又问:“为什么要系这个?求福吗?”
道恭行一礼,说道:“君打猎的时候喜欢绑人,轮到我的时候,我的手可受不了麻绳上的芒刺。”
桓玄沉默了,自己真有这么残暴吗?答案是肯定的。近来狩猎,一旦队伍不整齐,让獐子、兔子之类的跑掉,他就把那一队人绑起来站半天。有时候都好奇自己怎么脾气变得这么差。
陶渊明也从家里回来了,可以和他说说,看他这样闲适,或许可以平静下来。就问他回家后有没有什么作品可以让他欣赏放松的,陶想了一下,从书桌上取来自己在来的路上写的诗《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桓玄细细看陶的诗,怎么还是这样怨气冲天,难道在自己身边任职很痛苦?稍有不悦,问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你为什么又回来了,也是怕我?”
“桓公多虑了,我只是随笔写下,只是想告诉君,读书园林之类的事会让人更闲适放松。”
“如果这样,以后就不要做这些诗了,见到的人会以为我欺负你了。”桓玄说道。
“我只是学学孙绰罢了。”陶说道。
孙绰,写
了一篇很有才气的作品《遂初赋》,表达自己要归隐山林的愿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际上的行动。在桓温提出迁都洛阳的时候,他上表作《谏移都洛阳疏》反对,理由充分,桓温看了也佩服,但却讨厌他提出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派人向孙绰传达意见:“你为什么不追随你《遂初赋》中的意愿,却硬要干预别人的国家大事!”
“他有什么好学的,卿才情不在他之下。”桓玄说道。
陶渊明笑着点点头,确实,他也是高傲的一个人。回荆州的路上,他真的想念自己的田园,这个地方,虽然说不上黑暗,桓玄对自己也好,但还是有官场上的虚伪与龌龊,可能桓玄察觉不到,纵然知道,他也没什么办法。
而这个南郡府也奇葩,主人奇葩,他的心腹卞范之也是难伺候,对着桓玄是一面,出来后又是一面,没得罪这人还和自己过不去。下人仙期的忠心更是让人猜不透,他还有没有自我意识?似乎这人就是为了桓玄而生的一样。
从家庭来说,那个美貌的南郡公夫人,从天界下来一般,小郎君也是,自家的娃简直不能与之相比,虽然他更爱自己的孩子。
不过最终,他还是到这里了,为了养家,还有,他虽然喜欢田园山野,但作为有志之士,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也许,桓玄能让他发挥自己才能,一展宏图大志。
陶走后,桓玄又看看他的诗,隐居山林,自己这个势头,这种年纪,实在放不下。与其当初没有崛起的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说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