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希腊人:从游牧到定居(1/1)
夏季,爱琴海上一派风平浪静,只要乘坐一艘小船,就能在希腊与小亚细亚之间一座座小岛上自如穿梭。基于这种地理因素,希腊游牧部落成功控制了爱琴海诸岛屿与小亚细亚海岸。希腊人最初不是航海民族,也不会驾船出海。正如我们所发现的,在面对大海时,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眼神并不是憧憬,而是畏惧。正是因为如此,在占领爱琴海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人一直不愿放弃游牧生活,并没有发展海上贸易。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爱琴海世界之后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明确游牧生活的含义。在亚洲的肥沃新月,我们曾见识过这种游牧生活,他们并没有建立政府组织,同时,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征税的土地,所以这些游牧民迄今为止都不纳税。政府官员、诉讼法庭和法律事务等,都与游牧民的生活毫不相干,只有诸如“血亲复仇”之类的传统习俗能约束他们。而作为游牧民的希腊人,在入侵爱琴海的时候,就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生活着。
入侵以后,
希腊人仍像曾经在草原上放牧时一样,松散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部落。每个部落都由若干个亲密程度更高、规模更小的“胞族”家庭构成。由老人(长老)会组成的议会对胞族之间的纠纷以及部落的重要事务进行处理。“大会”由部落中全体武装人员参与,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如果遇到重大的节日也有可能召开“大会”,其主要内容是对是否对外宣战或部落迁徙等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后来欧洲的政治制度和如今美国的制度就是以希腊当时的管理体系为基础形成的。A
当对迈锡尼城的君主制度有所了解后,希腊人决定效仿希伯来人,设立一个国王。于是,游牧民族的国王诞生了,在此之前,他们是那些游牧民头领,主要负责率军作战、主持宗教仪式和处理部落事务。同时,随着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游牧民开始积极利用周围的土地,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在这里修建起房屋,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定居生活。但是
,他们并未完全割舍游牧民族的习惯,这里男性的主业仍是战争和放牧,而耕种只能算是一项副业,由妇女来完成。希腊人一直保留着这种传统认知,即使他们从事了数百年的农业生产,其内心深处仍认为牲畜和家禽是自己最主要的财产。
随着各部落定居下来,村落逐渐形成,人们决定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对住房周围的土地进行分配,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他们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部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后来,家族土地私有制逐渐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系列关于地界、土地继承等方面的纷争,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是有越来越多的事宜需要当权者来处理。于是,迫切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来处理这类事务。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定居下来的希腊人发生了种种纠纷,各土地集团之间出现了斗争,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悬殊。在定居和土地私有制之后,阶级分化也随之出现了。
希腊人如今所面临的各项
需要处理的事务同样也曾在肥沃新月的闪族游牧民当中出现过。但是,因为闪族游牧民沿用了曾经定居在肥沃新月的人们的文字,他们能更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爱琴人的克里特文字却在纷飞的战火中灰飞烟灭了,希腊人定居下来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会写希腊文的人。政府在处理各项事务的时候也面临着更多的麻烦。于是,一种新的角色——专门的“记忆人员”——在一些共同体中出现了。这类人负责记忆各种合同用语、贷款数额以及居民签订的各种协约。这些事务在文明社会都需要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在当时则被记在心里。随后,希腊进入了其政治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部落中的那些核心村落联合在了一起,合并成了一个城市。它的重要性源于希腊人在心中认为城邦是国家组织的最高级形式。一个城邦就相当于一个主权国家,每个城邦有各自的法律、军队和神祇,城邦公民只需忠于本城邦并对本城邦尽到爱国义务。国王是城邦的最
高统治者,他的城邦被称为“城寨”或“卫城”,建在城市中心的山顶。后来,为了使城邦更安全,人们又陆续修建了城墙,以保护位于山脚的房屋和市场。国王是城市统治者,还掌管着祭祀,既受到人们的敬爱,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每天,他和议员们都会在市场中处理、审判和裁决各种事务和纠纷。尽管这种统治方式很原始,而且腐败、不公的现象频频发生,但它在历史上仍享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第一次建立起了城邦和不受干涉的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
城邦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孕育了希腊文明。在希腊大陆、爱琴海沿岸和各岛屿上,数百个城邦拔地而起。随着希腊人定居下来,这种小国家共同构成了爱琴海世界。国王统治着这些小城市王国,希腊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虽然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希腊国王就出现了,但在此之后的两个半世纪里,希腊文明才开始真正兴起,也就是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50年期间。
(本章完)
不想错过《地中海争霸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