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自序(1/2)
我一直在思考,我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2017年9月19日,我在网上收到一封信。
写信的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山东女孩。几个月前,她的母亲检查出了癌症晚期。在家陪护了几个月之后,公司来电催促她返回工作岗位。父母劝她先回上海,为此说了许多宽慰的话。买好了回沪的机票,这位姑娘在去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查询癌症治疗信息的时候,无意中点开了韩小红《向死而生》的视频。
她说:“像是绞肉机一般,想哭,却没有力气,浑身战栗……”
连机票都没退,她大哭着让司机掉头往医院赶。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妈妈那晚要做手术,为了不让女儿工作分心,才哄骗她回上海。手术没能挡住死亡,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她对我说,谢谢这个节目,让她陪伴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这样的信,这样的故事,在《女性领袖人物》系列专访播出期间和之后的时间里,每隔几天就会出现。隔着屏幕,我们的节目和千万人的心交融在一起,发出触碰心灵的共鸣,拧成一股踏实、干净、充沛的力量,在我的心中沉淀出一种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宁静。
以上这些,决定了这本书的诞生。
读高中的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糟糕、最灰暗的时光。在一个下午,姐姐带我去看医生。我现在早已忘记医生具体说了什么,大概是说我有轻度抑郁的倾向,但我还清晰地记得走出医院的大门时,天空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阴暗,我张大嘴巴努力呼吸,似乎不用力,就会被心头的重量压到窒息。
导致我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我自己也一直没弄明白。说起来可笑,高中3年,我一度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这个虚无却又根本的问题。当时钻了牛角尖,难以自拔。
我是山东威海人。山东的学生,想必大多都用过一种A4纸4倍大小的稿纸用来复习或演算。我曾经在课堂上,无数次密
密麻麻地写满了这样一张张稿纸。写什么呢?“人为什么要活着?”面对这个自己出给自己的题目,我写了许多答案,想到一个,被自己否定一个,然后再想下一个,再否定……反反复复,分析、推倒、难过、纠结、抓狂。
这样的我,害苦了高中老师和同学。每次上课前,他们都要关心地问我一句:“怎么样?今天可以好好上课吗?”
后来怎么就好了呢?什么时候找到答案了呢?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镇家庭。尽管家境一般,甚至一度可以称得上是物质贫乏,但父母依然竭尽全力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我,无论是精神上的关爱,还是物质上的用度。尤其是在精神教养和人格培养上,父母可谓花尽了心血。我的姥爷是本地有名的乡贤,从小我便跟着他读《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以及《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书籍。我身上的宽容通达,应该要感谢姥爷的言传身教。而军旅出身的爷爷从小就会给我讲那些家国故事,他有着令人动容的赤子之心和报国情怀,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海峡两岸的统一,这些言传身教决定了我基本的价值观。所以我一直称我们家是精神贵族,正是源于父母受益于我的爷爷、姥爷,而我又受益于父母,很典型的家教门风的文化代际传承。我写这一段,是想说我的父母为了我真的付出了所有,给予了我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一直深爱他们,如同他们深爱我一样。
我上高二那年,爷爷去世了。那天晚上,因为爷爷的离去,我又开始了对“生死”的无谓的纠结。我歇斯底里地冲着母亲发泄,然后看见一直坚强乐观的母亲,突然就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那一刹那,我完全震惊了,我被母亲这一哭彻底哭醒了!我从来没见过她这个样子,尽管我一直知道她生命里曾经有过的各种遗憾、创伤,以及对我的种种期许。我忽然明白她顺着眼泪倾泻出的令人
心酸而又无奈的人生况味,而我竟在那个时刻成为压垮她身躯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此我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不被推翻的意义,那就是为了爸妈和那些爱我的人,我必须好好生活。当然,只有这个为他人而活的理由还不够,尽管念了大学之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让我无限的精力一下子释放开来,对理想的追求让我体味到自由,但当初内心深处的那份疑惑依然迟迟未能找到答案。我还需要寻找到其他的支撑来告诉我,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怎样才能拥有好的生活?
所以,在将近三十而立之际,我做了一档节目-《女性领袖人物》,为了向我的母亲致敬,同时也是为了寻找我要的答案。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女性领袖人物》是第一档由我同时担任总策划、制片人及主持人的节目。特意选择女性,是因为她们不仅仅锻造自己的生命,更创造生命。相对男性来说,她们站在生命微妙的分界线上,应该可以看到更多。
第一季的12期节目,我选择了中国当下社会各领域的标杆**性人物,以“思想价值”“人性力量”和“公共意义”为核心切入点,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活出人生最好的可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