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八、库尔兰集团被合围和苏军入侵东普鲁士(1/2)
在南面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境内,苏军各集团军迅猛推进,并准备从南面突击德国,在北线,苏军也恢复了对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
由戈沃罗夫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在纳尔瓦地区行动,从芬兰战线得到了援兵,9月15日,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开始以北翼沿着芬兰湾进军。9月21日,苏联人攻占塔林,两天后,又攻占了帕尔季斯基。这样一来,德军就失去了芬兰湾沿岸的最后两个海军基地。在清除完水雷障碍后,苏军波罗的海舰队就转移到了波罗的海广阔的海域作战。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另一部分兵力转向西南,9月24日,抵达里加湾东岸的派尔努。冒着苏军航空兵的猛烈攻势,德军在此地登船,结果,几艘运输船被击沉。在分别向帕尔季斯基和派尔努推进的两个突击集团之间,还有一个突击集团正向哈普萨卢方向推进。夺取哈鲁萨卢后,该集团开始攻占希乌马岛(达格岛)、穆胡岛(蒙岛)和萨列马岛(厄塞尔岛),几天后,这些岛屿就相继落入苏联人手中了。只有在萨列马岛南端的瑟尔韦半岛上,德军坚守到了11月23日。
9月24日,戈沃罗夫军队南翼向瓦尔米耶推进,在那里,与马斯
连尼科夫的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建立了联系。后者协同在南面行动的另外两个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于9月15日进攻里加。在塔尔图以南,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沿着普斯科夫—里加铁路推进,扼守此地的第18集团军不得不经瓦尔加向西南撤退。波罗的海沿岸第2、第1方面军在西德维纳河两侧向里加进攻,与此同时,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应将德军在里加以南突出到包斯卡的基地肃清,并突破与其相邻的坦克第3集团军阵地,以便将德军在8月底时恢复的与东普鲁士的陆上联系再次切断。德军第16集团军阻止了敌人的攻势,一直坚持到第18集团军主力经里加向西南撤退。德军还控制着图库姆斯附近狭窄的走廊,苏联人在这里的兵力不够,不能包围里加地区的北方集团军群。9月底,在突入里加湾的波罗的海舰队的支援下,他们试图从北面和南面进攻里加,却没能成功。
10月初,苏联人对里加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同时力图向波罗的海沿岸推进。在南面行动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也加入了这次宽正面突击,突击最终成功。10月10日,一个集团军在陶拉格到克莱佩达(梅梅尔)正面
进攻,其左翼抵达普鲁士边界。在克莱佩达以北,苏联人抵达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小港帕兰加。于是,北方集团军群被彻底切断了。苏联人从叶尔加瓦向库尔迪展开了另一个突击,然而,一开始就被击退了。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月中时,里加落入了苏联人手中。
***不断收到来自各方面的请求,希望他下令让北方集团军群向东普鲁士撤退。继古德里安于10月9日企图说服***采取这一措施后,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也来到大本营提出了类似的请求,然而,他最终也没能说服***。***声称,他希望形势很快就能改变,那时,库尔兰集团将是他突击苏联人翼侧不可或缺的力量。于是,该集团军群只好逗留在一个大基地里,因为苏联人将它驱逐到了那里。该基地右面在利耶帕亚以南约30公里处于波罗的海毗连,左面与图库姆斯以北的里加湾相连,中央突出至马热伊基亚伊以东。留在该地区的还有20个师,其中包括2个坦克师及兵力庞大的炮兵,他们在东线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考验,他们坚强地抵抗到了最后一刻。但1945年的头几个月,从这些兵力中调走了10个师去防守帝国。对于那些反反
复复提出的建议,***毫不理会,从始至终固执己见,希望能以此牵制住更多的苏军兵力。
至于他为何在10月16日时坚信形势很快就会出现转折,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究竟是因为不负责任,而希望那些忧心忡忡的将领们不要再提出警告呢,还是他坚信自己在东普鲁士足够强大,能击退苏联人的进攻,进而展开反攻?他刚刚提出了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预测,苏联人就从东面开始进攻东普鲁士,以便突破柯尼斯堡。不久后,奥古斯图夫地区以北的所有苏军都发起了进攻。如今,战斗已转移到了东普鲁士境内。10月初起,德国空军发现敌人在考纳斯以南和西南地区大规模地集中兵力,建立新的炮兵阵地,严格管制无线电通信,叛逃者增加……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宽正面正在准备进攻。10月16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开始进攻,很快,这一进攻就在140公里宽的正面展开。在艾特考—因斯特堡铁路以北,敌人从希尔文特地区展开推进,最终被阻挡在希洛斯贝格附近。苏联人出动了坦克重兵和大量强击航空兵,沿着维尔卡什基斯—埃本罗德公路,在狭窄的正面展开了密集的进攻,并在许多地
区深远突入。敌人在这个方向的进攻直到埃本罗德以西才被阻拦。之后几天,苏联人的进攻正面被扩大到了奥古斯图夫地区。德军在罗明特盖德皇帝两侧的防御已被突破。10月22日前,在突破过程中,苏联人抵达安格拉普河畔的嫩梅尔斯多夫,从南面和西南面包围了贡宾嫩。在中央,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二战的细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