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五、苏军自喀尔巴阡山至楚德湖的进攻(1/4)
在格罗德诺与考纳斯之间的战斗暂时消除了苏联人向东普鲁士进军的威胁,然而,局势缓和之前,苏联人进攻了友邻的北方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苏军统帅部清楚,在把一部分兵力转隶给中央集团军群后,这两个集团军群的实力已大大削弱,因此,他们认为突击喀尔巴阡山到楚德湖之间整个东线的时机到了。
7月13日,波罗的海沿岸敌2方面军突击了列泽克涅方向的第16集团军。第二天,在奥斯特罗夫以南,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在第18集团军的当面转入进攻。两个集团军粉碎了苏联人突破的企图,在顽抗中,苏军在7月20日前逐渐撤退到了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以西。
同时,从罗马尼亚战线派来的新锐兵力加入了波罗的海沿岸敌1方面军,接着开始在陶格夫匹尔斯以南向西推进,7月21日,抵达涛哥富比尔斯以西150公里处的帕涅韦日斯。如果苏联人继续在这一方向上推进,那么,不仅北方集团军群有被包围的危险,而且在乌克梅尔格地区的中央集团军群北翼也将被击溃,此外,敌人还可能突击克莱佩达和蒂尔西特。两个集团军群之间已失去了联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弗里斯纳将军早已遇见了战事的这一发展趋势,他早在7月17日就请求***,允许他有权独立定下与其集团军群有关的作战计划。他计划将纳尔瓦以南的所有军队都撤退到陶格夫匹尔斯与里加之间的西德维纳河,然后用腾出来的兵力取得与南邻的联系。现在看来,这个作战计划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与***反复斗争了好几个星期。但是,弗里斯纳所提出的意见产生的唯一结果就是,他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舍尔纳上将互换了位置,后者的果断性时常得到***的褒奖。新司令官将继续在原来的阵地上作战,直到从南面调来新的兵力,组建起强大的坦克集群。两个集团军的司令指出,他们勉强恢复的防御如果没有坦克师,根本无法抵挡苏联人的突击。但坦克师的抽调工作一天又一天、一星期又一星期地拖延了下去。因为不断有危机发生,坦克师已应接不暇。因此,北方集团军群必须沿着纳尔瓦河及在楚德湖地区扼守战线。其南翼军队毗连西德维纳河,在敌人的猛攻下,不得不向西北方向撤退,7月27日陶格夫匹尔斯失守后,又于8月11日撤退到了叶卡不皮尔斯、古尔贝内、佩齐雷和楚德湖一线。
苏联人利用在西德维纳河以南防守的德军的弱点,于7月底向西北和西面展开了深远突击。7月29日,他们经过包斯卡和叶尔加瓦(米塔瓦)抵达了图库姆斯附近的里加湾,北方集团军群向东普鲁士撤退的道路也被切断了。在西德维纳河以南,该集团军保留了一个大登陆场,以掩护里加和自己的后方。在西面,苏联人的先遣支队抵达库尔谢奈、希奥利艾以西地区。
7月底,为了在涅曼河下游以北向蒂尔希特挺进和在考纳斯以南前出至东普鲁士边界,苏联人再次对坦克第3集团军及第4集团军北翼发起了攻击,德军因未能从中央集团军群所属集团军中抽调坦克师,而面临巨大考验。7月31日,考纳斯失守,坦克第3集团军经过连日苦战,在涅曼河以北被驱逐到了杜比萨河对岸。8月10日,苏联人放弃了击溃该集团军北翼并向蒂尔希特进军的企图,于是,战线在拉塞尼艾以南
稳定了下来。
在考纳斯以南的进攻中,苏军抵达了马里亚姆波列和苏瓦乌基。8月1日,苏军坦克先遣部队在维尔卡维什基斯地区已几乎抵达东普鲁士边界。为了在东普鲁士边界附近阻拦苏军,***将德军强大的预备队投入到了战斗中,其中甚至包括计划用来恢复与北方集团军群联系的几个快速师。这样一来,这里的局势逐渐缓和下来。
7月14日,苏联人对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起进攻。乌克兰第1、第4方面军力图抵达维斯瓦河中游,为此强渡了桑河,并将坦克第1集团军驱逐到了喀尔巴阡山。进攻以布罗德地区的突破作为起点,两天后,科涅夫所属各集团军在利沃夫以北抵达了布格河上游。然后,在科韦利附近,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突破了坦克第4集团军的防御,于是,同时指挥着中央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莫德尔决定将两个集团军群撤过布格河,以阻止苏联人突破他们的接合部。但在布格河也无法支持。7月22日,苏联人抵达该河西岸的海乌姆,同日,坦克第1集团军被赶到利沃夫东郊,而它的南翼则在斯坦尼斯拉夫以东的德涅斯特河左岸。
几天后,苏联人向维斯瓦河及桑河挺进,将坦克第1集团军驱逐到喀尔巴阡山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该集团军处境艰难,它的任务是尽可能长时间地扼守斯坦尼斯拉夫、利沃夫一线,而迅猛推进的苏联人将其北翼逼到了桑河。月底前,苏联人已在佩列梅什利、雅罗斯瓦夫附近及塔尔诺格鲁德以西抵达桑河。直到7月27日,坦克第1集团军才从利沃夫退到桑博尔,南翼还一直在更东面的斯特雷地区坚守着,因为必须要掩护喀尔巴阡山各山间的道路,一旦丢掉了这些道路,就会为苏联人敞开通往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匈牙利的道路。
7月23日,新任陆军总参谋长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二战的细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