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2/2)
格勒的局势完全恶化。德军甚至发起了猛烈的空袭,随着德军抵达伏尔加河后,河上交通几乎瘫痪,猛攻持续了两个月,并消灭了敌人投入战斗的新锐兵力。苏联人只是控制着这座城市的一小部分了。可是,德军也受到了削弱,一些部队和分队的人数减少到编制人数的四分之一。补充兵员人数不够,也不符合严峻的战斗要求。可以说,就总的形势而言,攻克这座城市已失去了意义,而扼守它又很危险。
无论是哈尔德领导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部,还是负责该地段战况的“B”集团军群长官,都对这种情况惴惴不安。这次大战的进展并不顺利,而且也不可能将敌人肃清,认清这一事实后,他们的不安情绪就更加严重。如果攻克了高加索全部的石油区,还有苏联人最重要的交通线伏尔加河,但却无法扼守住,那攻克就只是徒劳,更何况,当时苏联人已在伏尔加河以东开辟了其
他交通线,而德军对此并不知情。对于敌军的能力,陆军总参谋部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判断,这些判断引起了严重的忧虑和不安。在报告中,哈尔德上将把这些看法和观察结果作为依据提出。因为他经常提出质疑和警告,所以让***无法再忍受。9月24日,***撤销了他总参谋长的职务。
年轻的蔡茨勒将军是他的继任者,此人以坚强的意志著称。哈尔德年龄大、服役时间长,是最老的高级将领,比各集团军群的司令享有更高的威望,而蔡茨勒并没有这些有利条件。但他以自身行动来树立威信,很快就成功了。可以说,***并不喜欢总参谋部有个个性强硬的***存在,他希望有一个他信任并且永远会同意他看法的人处于这个职位上。然而,蔡茨勒并不愿意降格为一个普通的执行者,而希望保留他的主见,因此,他与***之间很快就发生了矛盾。基于军人的天性,蔡茨勒将军习惯冷静地判断局势,继而提出建议和警告,而***不容许他的将军们对他一贯引以为傲的天赋有丝毫的怀疑。但这些将军们身居高位,当他们在战役和战略问题上与***发生分歧,并认为自己的反对意见能预防大灾难的发生,总是习惯性地表白自己对历史和德国民众所肩负的责任,但***对这种表白并不领情,他认为自己才是肩负着所有责任的那个人。如果蔡茨勒不想毁于无休止的抗争,也不想受良心的折磨,他就应该主动辞职。但他直到1944年夏季才下定这个决心。
(本章完)
不想错过《二战的细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