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七十七 河间!曹丕如何面对叛乱(1/3)
据说,原因是此时的黄河北岸也发生了新的叛乱。造反的人,一个叫作田银,一个叫作苏伯。
这两个人其实没什么特别,可是惊动的人真不少。
因为叛乱发生在河北,所以在讨伐乌桓一战中曾立下功劳的河北旧将阎柔便带着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三千多骑兵赶来助战。而在留守河北的五官中郎将曹丕这边,压力着实不小,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负责镇守后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叛乱,他必须能妥善搞定,一旦搞砸,全局皆毁。所以,一听说叛乱发生,他就打算来个亲征,让远在关中的老爹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厉害。
可曹丕手下那个管人事行政的功曹常林就说了,将军你不能去。这是为嘛呀?曹丕说,打败苏伯和田银,这是给我长脸的机会啊,怎么能错过呢?
常林嘿嘿一笑,要说你现在的地位,几乎就相当于太子,可这样的位置其实最尴尬,为什么这么说呢?干好了,那是理所应当。干糟了呢,那可就危险啰!
这话曹丕听进去了,他自然明白常林说的危险是什么。那便是他的弟弟曹植,一旦平讨叛军稍有闪失,哪怕只是小小遇挫,他都会大做文章,若只是写个什么诗啊赋啊来讽刺自己倒也算了,更可怕的是……
好吧,可是曹丕不出去,这田银、苏伯,难道会自动熄火吗?
这个简单啊,你不出去,派个普通将领去讨伐不就结了,若是胜了,那也是你的功劳啊!若是不成,你再出发也不迟啊!
曹丕还是有些迟疑,常林便为他仔细分析,说这河北的老百姓早就厌倦了打打杀杀,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再战。田银、苏伯只不过是乱吠的流浪狗而已,就算能聚集几个人,也造不成什么大危害。
这是第一层意思,曹丕听了点点头。常林便接着说第二个层面的事--要说现在可不是大一统的局面,南边还有孙权、刘备这样的敌人在窥探,丞相又在关西,倘若你也动了,那些南方的敌人可就瞅到机会了,到时候小贼在内未除、大贼在外砸门,你可如何是好呢?
哎呀,曹丕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常功曹你说得对极了,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样吧,我就留守在此,派个将军去讨贼。
于是,一个叫作贾信的名不见经传的将领,便被授权讨贼去了。
问题是结果如何呢?
《三国志》说是“应时克灭”,但究竟是
谁克灭的?貌似就该是贾信,可事实上这时曹操派了原本在关中讨马前线的曹仁,加以“行骁骑将军”的旗号,都督七支大军赶回来,这才最终击破了田银这些暴乱武装。
应该说,这功劳该记在曹仁身上,而那贾信,只能说略有小勋,既然这勋小得很,那也就更没他的主人曹丕什么事了。
但有一点,常林还真说对了,那就是做五官中郎将的曹丕,这时候最大的本事就应该是听话--听老爹的话。
可是曹操说过许多话,究竟以哪一句为准呢?
就拿这件事来说,曹操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只要是叛军或是别的什么敌对武装,待曹军一出动,马上投降,赦免!大军进抵城下,你马上投降,也赦免!可若是大军已然将你的城池包围,你到这个时候再投降,那就休怪我无情了,一律杀无赦!
眼下,河间国田银、苏伯的叛军,还有一千多残余,他们请求投降。这是该赦免还是杀戮呢?
曹丕帐下,一大帮子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该杀!”
是啊,按照法令,那就该杀无赦啊,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可就在这个时候,程昱说话了。此时的他,已然七十多岁了--八年后他死在卫尉任上,享年八十岁。
“要说按照法令啊,确实该满城尽屠!”老人家说,“可你得动动脑子,想想那法令是在什么情形之下制定出来的呀!那是天下大乱之时,为了平服乱局不得不用来暂时应变的办法。可现在又如何呢?”
程老瞧瞧周围这帮人,包括曹丕在内,此刻都鸦雀无声。这些人啊,真是难以托付给他们大局啊!程老心中真有些苦涩了。
但他还得继续说:“现在的天下,虽然南方与西方尚未平定,可是北方、东方与中部已然大体安定下来,这个时候就不能再随随便便搞***了。退一万步讲,你真要屠城,那也得向丞相报告,取得他的同意才行啊!”
没错,理是这个理,一帮人大体上都懂了,可还有死揪着小辫子不肯放的,他们说这可不是民事,而是军事,军事就该独断专行,请什么示啊,到时候丞相回来,一定说你们这拨人无用,居然连这么点小事也要劳烦他来处理。
曹丕一听这些话,似乎又有些道理,于是掉转头,又想着要屠城了。
程老这回可就冷笑了,你们这些娃娃啊,就知道读死书、抄本本,一
点活学活用都不会!要知道,所谓专断,那是有特指的,是指临时发生而又特别紧急的重大事件,就这点儿破事能说是紧急吗?曹仁和贾信已经把叛乱给平定了,你要是再搞场屠杀,非整得河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