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六十九 东风!究竟是老天所赐还是孔明相请(1/3)
据说,原本卧病在床气息不调的周瑜看了这纸条,登时就起来了。而这诸葛孔明,也就顺势大吹大擂起来:
“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好嘛,这是诸葛亮吗?完全是江湖骗子嘛!
真实的诸葛亮倘若地下有知,搞不好就会起来找那些说书先生,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将“卧龙先生”搞成了“糨糊人士”?
接下来便大摆起场面来了,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的旗帜,而后是什么鸡羽毛、七星号带、香炉、宝盖……但凡你想得起来的,他都有了。自然,诸葛本人也少不了沐浴更衣、披头散发光着脚这些程序。
他在这边施法,周瑜在另一头准备开战,可心里实在没底,究竟有没有这东南风呢?结果,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将近三更时分,风还真就刮起来了,而且就是东南风!
周郎登时大骇,觉得诸葛这家伙压根儿就不是人,非妖即怪,这就留他不得,立马叫来丁奉、徐盛这两位小将,各带一百人去,要将那诸葛亮斩草除根,可是那诸葛亮已经上了船只,被赵云给接回去了。
老实说,这一段故事还真是精彩,能吸引住大量听众花钱驻留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故事终究不是事实,诸葛亮再睿智,也请不来东风,这种桥段,估计一直要到宋元才会热闹呢!
那么,这则神奇的请风故事究竟从何而来呢?似乎也并不是罗贯中挖空心思臆想出来的。最早的出处,大概就是《搜神记》。这书的作者干宝生活在距离汉末三国并不算太遥远的东晋,他多半也是道听途说再加上自己的虚构加工而成吧。传到唐代,更成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那么,既然东风不是诸葛亮请来的,究竟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认真说起来,这便是赤壁一带的一种特殊气候。虽然是隆冬,多数时候依旧会刮西北风,但时不时的在严寒之后就会暂现小温暖的日子,风向也就哧溜一转,变成了东风、南风乃至东南风。
当代的研究者们给了这种风一种特殊称谓,叫作“湖陆风”,是由于江水与陆地之间的温差以及气压差别而造成的。因为长年流行于当地,所以当地人知晓;而且这风也会周期性出现,所以预测便有可能,无须劳烦诸葛去请。
这便是东道主的天时、地利,周瑜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这一点,于是在十一月二十这一天,他便升帐点兵,而用以冲击曹营船队的“冲锋队”,便是十艘“蒙冲斗舰”。
“蒙冲斗舰”又是什么新式武器呢?简单而言,就是一种狭长尖利、速度奇快的突击船舰,在防御这方面,它用
生牛皮蒙背,所以“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而在攻击性上,它的两侧乃至前后都有弩窗矛穴,在冲锋之际,可以弩弓来远程射击,也可以伸出长矛来近战。
不过,这种舰船并不是江东的专利,当年刘表的水军也建有大量蒙冲。此前孙权打江夏时,黄祖就横了几条蒙冲舰只拦住夏口江面,一度挡住了孙权的攻击。
那么,周瑜是希望这些蒙冲舰帮他打开缺口吗?
对,也不对。准确而言,是要“烧”开缺口--所以,周瑜的这十艘蒙冲舰只,几乎没有配备武器,船内也没几个人,只装满了柴草,而且这柴草还浸灌了大量膏油。
换言之,这些船就是火船,当接近曹方水军之际,士兵们便将船内的柴草膏油点燃,任其冲向曹方水寨。
那么,这些士兵怎么办!像敢死队一起殉死吗?
这一点,周瑜自然也有考虑。在这些蒙冲舰的后方,跟随着同等数量的“走舸”--便是类似于小快艇的船只,冲击之际一律系在蒙冲舰后,大船一点燃,士兵们便登上“走舸”,回家去也!
而在这批“蒙冲与走舸”组合的背后,便是周瑜亲自统率的主力部队,坐着大船不远不近地在后,当曹操的船队被大火吞噬之际,他们便发起最后的猛攻。
摧毁曹操的水军只是第一步,大火焚毁港中战舰之后,必然会蔓延至陆地军营,整个曹操的南征兵团都会崩溃。而江东的将士们,就在此刻登陆,杀他个片甲不留!
刘备,自然也不是全然闲坐无事,可是如《三国演义》中那般调兵遣将,派赵云去树林里趴着、派张飞去山边放火、派关羽去华容道等候曹操到来等这些神举,也都只是小说家的虚构。
他干了什么呢?据说是从一个叫蜀山的地方出发,截击溃散的曹兵。好嘛,不愧是刘玄德,出来的地方都这么“妖”,蜀山--是《蜀山剑侠传》中的那地方吗?
问题是,曹操此时在做什么?
答案是什么都没干,他的策略已然很明确,那就是静候其变。我强你弱,时间拖下去,你那边必然会发生各种情况,到时我乘乱下手,岂不是很妙?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报,说先前请降的江东大将黄盖,真的带着几条船反水过来了!
曹操一听大喜,本来他还半信半疑,此刻他再无迟疑,立刻到船头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