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真情与梦想 > 难忘的日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难忘的日子(1/1)

目录
好书推荐:

鲁迅文学院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1998年的夏天,我与我们“三驾马车”的另外两位老兄何申、谈歌,有幸一同走进鲁院,成为这里的一名学员,这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尽管学习时间才两个月,但对于我有着十分珍贵的纪念意义,听说今年是鲁迅文学院建院五十周年,我从心底里祝愿,祝愿我们的鲁院永远是作家成长的摇篮,永远是我们充电的驿站。

鲁院的魅力和品味,文坛是公认的,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吸引了众多的文学青年到这里来,默默地耕耘着文学的沃土。鲁迅文学院的老师们,是辛苦的,是可敬的,比如雷抒雁院长、孙武臣老师,还听说评论家**老师也到了鲁迅文学院。最早结识鲁迅文学院,是从何镇邦老师那里,他的评论,他的

幽默,他的培养青年作者的热情,都使我感到鲁院的魅力。记得我听过老作家管桦老师回忆当年鲁院在延安的情景,那时的鲁院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成为我们的前辈,成为大师级的作家。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我和周梅森、张平、张宏森、陆天明等同学成为了好朋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优秀的东西。在文坛上有个说法,不在鲁迅文学院走一遭的作家,好像就缺少点什么。可见鲁院的核心地位。

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回忆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眼前总是闪现着无数画面,一切都是美好的瞬间,都是值得纪念的。当时,我们都住在中国作协的大楼里,每个人一个房间,条件是十分优厚舒适的。学校为我们请来了中央党校、中国银行、中央理论研究室、***办公厅

、中国科委等方面的专家,为我们讲述***理论、国企改革、国际形势、科技发展、亚洲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使我对国内国际形势有了正确的认识,丰富了间接的生活,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为后来关注现实长篇小说《风暴潮》的创作奠定了一些基础。同时,我还听到雷达、张韧、张炯等文学评论家,讲述文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张韧先生的《当下文学还缺少什么》,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这样的机会对我是很重要的。

当年的中国长江、嫩江等地正发大水,我们全体学员都很焦急。在学校老师的倡议下,组织全体同志进行募捐活动,经过商议,我们每个学员捐助五百元钱,与鲁院的老师一起募捐到很大的一笔线。在中国作协举办的捐助会上,我们鲁院捐助数目

很是可观,受到作协领导的表扬。我感到很自豪,以前我在文联也捐助过,可这次必定是以鲁院学员的名义募捐,感觉很是特殊。

在鲁院学习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促使我学会了电脑。当时,我看见周梅森、张平、范小青等朋友都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到了学校,他们在听课之余,还要进行小说创作,记得张平正在写《十面埋伏》的后半部分。张平把我叫到他的房间,教我学电脑,使我十分羡慕和感动。也许就是他的帮助和启发,我回家之后,也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学会了“自然码”的中文汉字输入方式,使我从容地换了笔。学校的生活,还有好多值得纪念的。比如,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全体学员都到**部进行座谈,**部领导鼓励大家挂职深入生活。毕业的前几天,孙武

臣老师让我们想挂职深入生活的作家都交出自己的申请。我和谈歌商量,也写了个申请,交到了鲁院的老师那里。后来这些申请受到***书记的支持,他与我们河北作协领导和省委领导沟通协调,今年我和谈歌都挂职成功,我在渤海岸边的小县唐海县挂职副县长,深入生活,确实感受到新生活的巨变,看见了产业农业艰难的诞生过程。我们每当在创作上取得一点成绩,总要想到鲁院的培养和关爱。

鲁院的五十年,是伴着新中国文学事业发展走过来的,是值得庆贺的。有多少文学青年从鲁院走出,由一棵小树,渐渐变成一棵大树的。鲁院的老师辛苦了!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你的心连着我的心,于是文学的火焰就永远燃烧在一起。我们与鲁院共同走进新世纪。

(本章完)

不想错过《真情与梦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