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下笔要有悲悯之心——答《江南》董海霞问(1/5)
第一部分
董海霞:熟悉您的人都知道周老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请问您觉得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什么?童年的快乐无忧、青年时期部队生活的锻炼,还是自己的坚持不懈?
答:成就谈不上。能写出一些作品,我想首先是得益于生活的馈赠。人没有生活积累很难写出读者爱读的文学作品。生活当然也包括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其次,得益于阅读的帮助。对大量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让我懂得了怎样写。阅读对于作家太重要了,那是一种最好的进修。再次,得益于持续的练习。人一开始写作肯定要经历失败,如果失败之后不坚持练习,恐怕很难写出来。
董海霞:最初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创作的?什么时间什么事件使您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初的创作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答:我从小喜欢听人讲故事,对故事的喜爱使我在小学和中学写作文时,也总想写出点故事来。语文老师发现了我这点长处,经常给予表扬,这增加了我对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信心。后来当兵到部队,连队里让我来办黑板报,我既要写出散文和诗歌,又要用粉笔把其抄在黑板上。这对我的写作能力又是一个锻炼。后来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后,才想到写小说。最初的创作当然是无意识的,只是想受到老师和连队领导的表扬。
董海霞:周老师的童年、少年时期可以说很清贫、很艰苦,却给予您的文学创作以莫大帮助,甚至影响了您的一生,现在回想,周老师认为那个特定时期的童年给予您最多的是什么?
答:最多的是幻想,我的幻想能力很强,你看我坐在田埂上,我其实已幻想自己像孙悟空一样在天宫的蟠桃园里摘桃了。我的童年生活当然有欢乐,但欢乐很少,更多的是对黑暗的恐惧、对饥饿的害怕、对受欺负的担忧。这就让我产生很多幻想,幻想自己瞬间长大了,有力气了,进到有白面馒头大碗面条可吃的食堂了……幻想能力对写小说很重要。
董海霞:记得周老师在很多场合说过,电影《香魂女》的原型是您童年时期的一位年轻而善良的“花嫂”,而时隔多年后,您仍然记得“花嫂”对你们的好,请问周老师,那时候一帮俏皮的孩子每到饭点就端着饭碗到“花嫂”家里,等着她用筷子从香油瓶里蘸一点油滴到你们碗里,除了享受那一滴香油的醇香,内心里,是不是把年轻的嫂子看作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花嫂”的一滴香油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答:当然,那位嫂子在当时我的眼里,就是最美的女人。女人心肠好加上长得漂亮,就是真正的美女。心肠不善良的女人,长得再好也不会让我觉得她美。
董海霞:“花嫂”的善良、淳朴,是否对您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比如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等。
答:善,是我最看重的东西。一个人与人为善,不管他其他方面的情况如何,我都愿和他接触;一个人只要我觉得他对人没有善意,不管他多有才华,多么富有,多有政治背景,我都会远离他,或对他敬而远之。
董海霞:您众多作品中,比如《第二十幕》《湖光山色》等都对女性进行了非常深刻、细致的刻画,使得她们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人物创作的成功跟家乡那些辛勤劳作的千千万万个“花嫂”是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她们一直在您心里,并且牵动着您?
答:是的。我青少年时期接触过的乡村女性,她们的淳朴、勤劳和善良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后来到军队进城市打过交道的女性,也大多给我留下了温柔和优雅的感觉。这便影响到了我的两性观,使我觉得女性对这个社会更富建设性。所以我写到女性时,使用赞美的文字更多一些。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当然是理想化了的。
董海霞:记得周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说,小说《第二十幕》创作源于一件连衣裙,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答: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在故乡构思一部长篇小说,背景准备放在丝织领域里。有天逛商场,在卖丝绸制品的柜台前,忽然看见一个身
穿缎子连衣裙的姑娘闪过面前,她的体形配上那件连衣裙极其美丽,加上她的气质不凡,使我倏然间觉得,我找到了将写的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我由此迅速展开联想,把小说上卷的基本情节想了出来。
第二部分
董海霞:您的几部大部头作品时间跨度都很长,如《第二十幕》,随着时间这条长河的流向,完整地记录了历史中的某些事件,时间过去多年后,可以当作历史参考书了。这种创作方式的初衷是什么?
答:我当时写这部书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由一个丝织世家在20世纪的遭遇写起,表现出我们民族在这一百年中升降沉浮的命运遭际,展现出中国人那种不屈不挠的韧性品格,寻找出我们炎黄子孙血脉中最珍贵的东西。20世纪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要的世纪,为这个世纪多留下一点形象的记录很有必要。
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你能拒绝诱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