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4、严寒(1/2)
坚守严寒
风雪严寒又是一个大舞台,它让懦弱者退却,它让勇敢者尽显风流。北国风光奇丽壮美,北方人豪迈英武。在大风雪中挺立的青松,是北方人永远不弯腰的男人;在春寒料峭中绽放的达紫香,是北方人冰洁玉清的女人。
朋友们像侯鸟一样飞向了南方,在三亚湾柔柔的海滩上,接爱波花们温馨的拥抱。我留在了正被风雪欺凌的北方,冰晶结成的窗花被狂风撕碎,窗外的建筑瑟缩着发抖,车辆都埋下头喘着粗气爬行。温度计不顾供热公司的脸面,一个劲地下降,我如陷冰窖般地披上了当知青时穿的黄大衣。我像坚守阵地的战士一样坚守着北方,我像渴望爱情的恋人一样享受严寒。如果我有一丝的动摇,就会挤上今晚去三亚的航班。
我像冰雪乐园里越冷越吃雪糕的孩子,我拿起了一部书,那书的名字叫《挺进高寒》,那是老朋友吕中山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记述了****年冬天,铁道兵挺进风雪迷漫的大兴安岭修建铁路的故事。那一年大兴安岭特别地冷,气温竟达到零下50度。书中说,当地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大兴安岭四大怪: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汽车没有人走得快,年轻姑娘像个老太太。(那里的人都穿着厚重满脸霜雪,是分不出男女老少的。)书里还有这样的细节:战士们住在山林里搭起的帐蓬里,靠烧铁桶炉子取暖,上半夜那火热得能把挂在头上的毛巾烤焦,下半夜火熄后冷得把放在脚下取暖的热水袋冻成冰坨。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十万英雄的铁道兵在硬如铁石的崇山峻岭上修建了850多公里铁路、1000多公里公路。有人统计,在每3公里新修的路程里就埋着一个为此献身的军人的英灵!这是一条用生命铺就的天路,它打破了在高寒地带的大山上不能修建铁路的历史,为40多年后的青藏大铁路飞架世界屋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铁道兵战士前赴后继挺进高寒的精神如一把炽烈的火烧热了我就要冷却的心,我又找到了文学前辈刘白羽先生的那部自传体的长篇《心灵的历程》,里面记述了这样的故事:1965年的一个深夜,***总理把他叫到***西花厅,对他说,大庆会战当年没拍下纪录片。他希望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刘白羽组织力量去补拍。白羽在书中写到:
“大庆会战那是一个冬天,是一个严寒而困苦的冬天!当时赫鲁晓夫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妄想使我们没有一滴油……看着一辆辆汽车驮着大煤气袋,我们的心痛得在流血呀!怎么办?乞求吗?
不,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民族,天塌下来也挺得住。正在这关健时刻,在***亲自布署下,在零下40度的黑龙江荒原上,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石油大会战。风似硝烟,雪如弹火,大庆人一个个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热血沸腾的胸膛溶化了冻得铁硬的地壳,寻觅着深藏的地火,终于凭着一股干劲,喷出了中国自己的石油,欢呼声响彻云霄,我们从危难之中冲破难关前进了。”
后来白羽亲自带队和著名导演张骏祥一起把他如上的激情文字拍成一部记录大庆会战的英雄史诗,现在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王铁人跳进泥浆池及众多工人高举红旗开赴荒原的场面,就是这部记录片的片断。它们作为经典画面永远镌刻在***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历史画卷上。
风雪严寒是大自然为人设置的一个考场,经住考验了,你就获得了一张入场卷,拿着他你就能走进富足和幸福的春天。上帝是很公正的,它给了你风雪严寒,也在冰冻三尺的荒原和人迹罕见的山林里埋下宝藏。你要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就能在绝境中抱回一个个大金娃娃回想近百年来,我们勇敢的中国人开垦“北大荒、开发大庆油田、进军大兴安岭,那一次的战斗不是和大自然的生死拼搏,那一次不是对自己命运的改变。如今的黑龙江已成为国家的大粮仓、大油库、大煤田、大工厂”和大花园,那是一代又一代闯关东的人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在荒原野岭上创造的人间奇迹。
风雪严寒又是一个大舞台,它让懦弱者退却,它让勇敢者尽显风流。北国风光奇丽壮美,北方人豪迈英武。在大风雪中挺立的青松,是北方人永远不弯腰的男人;在春寒料峭中绽放的达紫香,是北方人冰洁玉清的女人。“奇寒苦冻,锻炼才成,这是清朝诗人陈维崧的诗句。就是这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炼就了北方人顽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风雪严寒方显英雄本色,风雪中我们的心中燃起永不熄灭的灯火,严寒里我们的胸中涌起”急令飞雪化春水的激情。我们是北国的天骄,以饱经风雪严寒为荣,更以挑战风雪严寒为快。
风雪严寒,对我们也许还是个机遇。作为一个经历了北大荒八年风雪的老知青,我有幸参加过冒着搅得周天寒彻的大烟炮进军荒原的战斗,载着我们的青春和理想的马爬犁穿过呼啸的风雪,我们的歌声呼唤沉睡的**地。天刚刚亮时就出发,先遣队下午就到达立着木桩的荒地,然后在雪地上支帐蓬,架起床铺,晚上就开火做饭了。在这升起第一缕炊烟的地方,现
在已是一个生产数万吨粮食的基地和繁华的小城镇。只有隆冬季节,沼泽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