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1、孙子(六)(1/2)
书架——孙子的故事之六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我听当过私塾先生的爷爷常对我说的一句老话。这是中国农耕时代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读书为上的。我们倒不期望孙子成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也不一定像爷爷和爸爸一样,从小爱看书,后来从事码字的工作。只要他快乐就好。而读书给孙子快乐最长久。快乐才能健康成长。
三岁的孙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书架,挤在爸爸、妈妈那顶天立地铺满一面墙的书柜旁边。那是他的父母专门为孙子的三岁生日“量身定作”的礼物,天蓝色的,高有二米,宽也有一米二。到他上中学时都可用。
书架的格子里摆着智力开发、“看图识字方面的各种绘本,其中有从国外引进的会说话的火车汤玛士系列、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巴布工程师和罗吉狗系列,还有赛车总动员期刊。当然也有让中国孩子喜闻乐见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有的书是我们和他姥姥姥爷赠送的,更多的是孙子的妈妈网购的。现在的儿童读物种类多价格高,但很适用,连小孩洗澡看的不怕水的书都有,让你买不胜买。
这一千多册幼儿读物成了孙子最亲密的朋友。每天早上一起床或晚上从幼儿园回来,总是坐在书架前的地板上一本本地翻看,边看边叨叨咕咕,有时还边看边唱,乐此不疲。晚饭后,他妈妈总要抽时间给他一本本地讲解,孙子听得很专注。如果下次讲解,和上次有什么不同,他立刻会发现,然后又会问许多“为什么呀?”睡觉前,孙子还要选几本书上床,不看书是不肯入睡的。
有一回我和他奶奶登门造访,孙子领着我们参观他的书架,颇为得意。然后从书架里抽出
一本书说:爷爷奶奶看!“我们一看是本日本版的绘本《月亮的味道》,这本书孙子百看不厌。他两岁时,我们到他家去,他就从一堆书中拿出这一本让我们看。我们没有在意,大概翻了一下,就放在书堆里,不一会儿,他又挑出来,递到我们手里,而且说:爷爷奶奶看!”这时,我们明白了,这是孙子在向我们推荐新书,我才仔细翻看,啊呀!这还是一本名著呢,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的作品,1996年曾获日本绘本大奖。
画面十分有趣,一群动物在伸手够天上的月亮,要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小海龟抵底,然后是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小老鼠,一个摞一个,一直摞到天上。
我问孙子:他们尝到了月亮的味道了吗?
孙子说:尝到了。“我问:什么味道?”
他说:“甜的。”
真有意思!中国还有一个相似的故事,叫“猴子捞月”,也有绘本的,小猴子一个拉着一个的尾巴,捞井底的月亮,结果只摸到了一个破碎的影子。看了这本书孩子们知道了:猴子捞月一场空。外国童话引导孩子们上天揽月,尝到了它的滋味;中国童话告诉孩子水中捞月,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谢谢孙子向我推荐了一本好书,引发了我的思考。看来多让孩子们看一些外国有趣又有意义的童话书也好。
当然孙子还有特别喜爱的中国童话的“经典”,如中国绘本《狼来了》和《司马光砸缸》,第一本是讲诚实的,第二本是讲智慧的。这两本是孙子的“枕边书”,每次到我家来玩,奶奶哄他午睡时,都要给他讲。他很爱听。听完后,再自己翻看。那本司马光的书曾经丢失过,孙子为此哭闹,我和他奶
奶专程到地段街的新华书城又给他买了一本,同时买回的还有《铁杵磨针》和《凿壁偷光》,这几本书都是他每周到我家的“必修课”。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立志篇和西汉丞相匡衡的勤学篇也吸引了天真的幼童。对了,还有一本《三个和尚》更让他着迷,当看到三个和尚谁也不抬水时,他很生气;而在庙里着火时,三个人同心协力,都抬水了,他又乐了,两三岁的小孩子也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我发现爱看花花绿绿的画书和爱玩汽车(男孩子)、爱玩洋娃娃(女孩子),都是小孩子的天性。谁家的孩子都是如此,家长多为他们创造条件就是了。
想当年,儿子小的时候儿童读物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一本《小螺号》的画本让他都翻烂了,还舍不得扔掉。后来他妈妈领他到家附近的卫校图书馆去看书,他还给我借回一本分健美杂志,当时我正在写一篇《中国“比基尼”》的报告文学。儿子是读书和杂志长大的。那时我在报社工作,每天带回一大堆报刊杂志,他都要翻看一遍,先是看图,后来认字多了,文字也看了。上小学搞课外活动时,他还像模像样地办过班报呢!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我听当过私塾先生的爷爷常对我说的一句老话。这是中国农耕时代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读书为上的。我们倒不期望孙子成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也不一定像爷爷和爸爸一样,从小爱看书,后来从事码字的工作。只要他快乐就好。而读书给孙子快乐最长久。快乐才能健康成长。
当然在我的心里,富二代、“官二代”总是不如知二代——有知识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