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登高望远(1/2)
从伊春北上,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开始步步登高,沿着曲折蜿蜒的砂石路向大森林的深处进发——杨光洪深入林区也走过这条路。
清明时节,林区还在飘雪,轻盈的雪花像蝴蝶似地扑向汽车的挡风玻璃,在玻璃上撞了一下,又翩翩地飞向一旁,落到地上变成水滴。
春天毕竟来了。路旁的白桦林开始舒展苗条的身腰,摇曳着柔软的枝条;大青杨抖满一身冰霜,梢头开始泛青;一丛丛的柳树的枝头晃动着淡黄色的毛蕾,一片片落叶松高高的树头上露出一抹新绿。
“山梨树开花了!”小司机指着路旁林子里一棵棵开着小瓣白花不太高的树对我们说。不一会;他又告诉我们,远处向阳坡上那星星点点的黄色的小花就是冰凌花。
有人把小兴安岭千里林海比做一块巨大的绿色的绒毯,那么伊春市的十几个林业局小镇就像是置身在绿毯上的一颗颗晶莹闪光的明珠。这一条条曲折盘旋的公路,则像连缀这一串串明珠的金线。我们这一路穿过的林业局小镇有友好、上甘岭和五营,它们确实像明珠一样夺目,依山傍水,红砖青瓦,鳞次栉比,半是山乡般的宁静,半是小市镇的繁荣。各局镇机关是一栋栋色彩淡雅小楼,宾馆、医院都有花园似的小院。商店前人群熙攘,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和大城市差不多,着鲜红色风雪衫,穿半高跟鞋,束披肩长发的林区姑娘也并不罕见。最有生气的是林场学校了,在令大城市人羡慕的宽大的操场上,孩子在踢球、在作操、在欢笑。
林区经济的危困,并没影响林区人民安详的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毕竟使这片大森林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每个林场,每个家庭都有了厚实的家底,一时的困难,还不会危及他们的生计。在这里我们看到大森林的生机,也看到了林区人民的信心和力量。
在经济最困难的五营林业局,我们拜访了刚开完党委会的老局长孙芳礼,这位当了二十年局长、当过六年****的林区老干部对林区的形势抱乐观态度:“现在又有危机又有希望。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做了一个好决定,***抓住了稳定形势,开拓前进的牛鼻子,在我们伊春,市委杨光洪等领导又为我们做出好样子,只要我们认真按中央的要求
办,上下齐心,同甘共苦,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林区的生产潜力大得很,干部群众气顺了,劲足了,满山都是钱!”
过去五营有个“哭局长”,上级一来领导,他就讲资源减少,经济危困,一讲困难就掉泪。现在我看到了一个笑局长,他既看到了困难,也看到了希望,这个希望就在广大职工家属中。他说,局党委又做出深入群众,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的决定,他们要像杨光洪一样上小工队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的困难。
孙局长还告诉我,他们根据杨光洪的意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注意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今天党委讨论通过13个**员,就有5个是工人党员。其中就有杨光洪的工人朋友杨德义。
吉普车在泥泞的运材路上艰难的跋涉,终于把我们送到了杨树河子林场采伐点上的小工队,在塑料薄膜搭成的工棚里,我们见到了戴黑泥子前进帽,浓眉大眼、方头大脸的工段长杨德义。他讲起一年多前,杨光洪来看望他们时,仍然很激动。他说,杨书记一直关心他的进步。同行的林场党支部书记刘春荣告诉他,上午局党委已批准他为中共预备党员了。他脸红了,只笑着搓手说不出话来。
离开小工队,我们乘车向五营红松原始林自然保护区进发。我们仿佛走在森林的绿色长廊之中,映入眼帘最多的是红松,挺拔苍劲,顶天立地,遮天蔽日。那一棵棵大红松,高达四五十米,粗壮的树干,要两三人合围,这些树的年龄,大都在三四百年,有的甚至超过五百年。这些阅尽人间沧桑的历史老人,是否记得,这一片大山林曾经是***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五营地(五营林业局因此得名)。李兆麟将军领导的第六军在这一带和日本侵略者周旋着。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唱出这样的歌: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入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灭,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唱着这支歌,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舍身忘死。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和战友们一起挖野菜,采蘑菇,以此充饥。在大风雪中行军,他走在最
前面,蹚着没腰深的雪,为大家开路。宿营时,他把自己唯一的一条军毯盖在女战士身上……
踏着《露营之歌》的旋律,我们登上了自然保护区最高的山顶,我们又一鼓作气,爬上40米高的瞭望塔。登高望远,此刻,苍茫的林海尽收眼底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起伏的山峦上一片接一片的红松林,汇成一望无际的深绿色的大海。山风卷过,林海翻滚,发出一阵阵如激浪拍空,奔腾咆哮般的声响。这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冰点的解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