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三子来信(2/3)
善战之人,北汉百姓以杨无敌称之,必有其过人之处。如此良将父皇倘开仁慈爱才之心,必使其诚信归附!而于我大宋则添一铮铮虎将,用之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则使人尽其才,父皇也得爱才之名,企父皇察之!儿臣三人再次北拜!”
赵光义本以将剿灭杨业之事忘了,这时三位皇子来信,使他不得不重视杨业这人了。“此人竟然如此大名气,连我儿都知晓,来信乞求赦免,我若不纳此言,皇儿面子过不去不说,恐真将失去北汉臣民之心。”赵光义在心里盘算道。
“潘卿,日前朕命你剿灭杨业一伙,如今可竟全功了?”赵光义问潘美道。
潘美还以为赵光义对未完成任务感到愤怒,急忙走下席叩拜官家:“启禀官家,杨业所率几百人实在强悍,他们据内城一隅抵死顽抗,至今我部还不曾斩杀他。”
“那最好,朕也听闻其名,既然未曾剿杀,那便安抚好了!”
“臣启官家,杨业勇武过人,其心又忠贞无比,恐我也难说服于他,我有一策,可让彭城郡公去信劝说,他既忠心于彭城郡公,想来也不会拂了彭城郡公之意。”
赵光义听了点点头,朝着刘继元说道:“刘郡公可愿为我招降此人?”
刘继元哪敢不从,一个劲地点头,谄媚地笑道:“官家放心,我一纸书信必能招降此人,话说此人确属勇武之辈,今后我大宋将添一员虎将。”
席散之后,刘继元即书写一封信,派亲信送往杨业所在之所。杨业看完信后,仰天长叹,痛苦流涕,对着北面而拜说道:“我若不降,恐圣上遇不测,为人臣者当急君上之所急。宋朝官家如此重视于我,我今后将效犬马之劳,为大宋官家舒忧解困!”
接着他随着大宋内侍来到北汉正殿,叩拜道:“罪臣杨业参见大宋官家。”
赵光义微笑颔首道:“杨卿不必客气,起来回话。”
杨业遂起身,但头依然低着,显然以一副降臣的姿态面对大宋官家。
赵光义看此人恭顺如此,又知其善战勇猛,无敌于人,心中顿时欢喜。想来天赐一虎将于我,幸好我儿及时劝阻,否则我将失去一员猛将,何其蠢矣。
趁着高兴的劲,也或许是心理补偿,他马上颁旨封杨业为左领军卫大将军。
赵光义对着杨业言道:“听闻你对边事很有经验,以后可任边境主将,护卫我大宋,你可愿意?”
杨业忙俯首道:“敢不效死命,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业退了下去,赵光义开始谋划攻取燕云十六州了。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或许是白马岭一役,使他错误以为辽军不过如此,辽国已开始走下坡路。他急切地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和太祖一样也是军事天才,他仿佛看到了天下万民颂扬他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丰功伟绩,此刻不禁有些飘飘然。
天平兴国四年五月,宋军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了太行山,抵达了镇州。
此时宋军军心皆不愿战,因旬月来,大军精力消耗巨大,此时尚未恢复士气。但大宋官家一言九鼎,谁敢反对?
诸将中有人建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家此时我们大军粮草匮乏,是不是等到大军准备充足再行收复?”
赵光义一意孤行:“朕已下旨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北面行营以备供应,尔等不必多言!”
声色俱厉下,诸将只好诺诺不敢多言。
其实,辽国这边早有防备。早在耶律沙救援北汉时,辽景宗耶律贤已增派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大将萧讨古等戍守燕地。而辽国在幽州经常屯驻的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约一万八千余骑,此皆为清一色重装骑兵,在平原上所向披靡,战斗力极强。骑兵对于步兵有天然的优势,骑兵冲击力强,一旦对步兵做冲锋状,步兵先是胆怯不说,骑兵的刀劈矛刺都能对步兵产生相当大的伤害,而步兵则如筛子,被捅的一个个窟窿。
天平兴国四年六月,自京东、河北诸州的武器装备和粮秣运到前线后,赵光义颁旨:“即刻进军!”大军自镇州至东易州然后过了拒马河算是到了辽境。
前面便是易州和涿州了,此时易州刺史刘宇和涿州刺史刘厚德见宋军兵锋正盛,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便献出易州和涿州投降了宋朝。
赵光义洋洋得意:“诸爱卿,看我等未伤毫发便轻取两州,试问此次进攻是对是错啊?”
诸将和道:“自然属官家英明,我等皆愚不可及,愿此次攻取能竟全功,还我华夏之大一统。”
军中也是士气高涨,皆呼官家福寿无疆,定能一举攻取燕云十六州。
宋军很快到了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城下,正面对抗开始了。
这边厢宋军正处于盲目自信时,辽国已进行了精心部署。
此时的辽国正蒸蒸日上,随后几十年是鼎峰时期。而鼎峰来临前,必然是走上坡路的。辽南京留守事韩德让和权知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守着南京,另外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萧讨古在城北驻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宋与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