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一个陌生人的来电(1/2)
评委的评论相差无几,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们不唱歌,兴许能进第二轮,但这是一个歌唱比赛,你们的歌我们听不懂。不过,你们集体甩头发的表演很精彩,整齐划一,五彩缤纷,很劲爆,很非洲。请问主唱,你会弹吉他吗?
每每听到这里,郑铭的反应只有一个,就是把摔了吉他走人。
此举成为了“Angry Birds”乐队的招牌表演,也是演出结束后最令人期待的环节。虽然古今中外许多乐队都有摔吉他的嗜好,但郑铭并非效仿他们,他也不喜欢效仿别人,他是真的愤怒,是真的忍不住,不像某些乐队,只是为了哗众取宠,把廉价的吉他摔碎,以示牛逼。在郑铭眼里,这些人都不牛逼。真正牛逼的乐手,只会跟着感觉走。
“Angry Birds”乐队有一个特点,每次演出时成员都戴上面具,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模样,知道的人也不会四处散播,甚至可以当作没见过他们,他们认为“神秘色彩”是“Angry Birds”乐队最动人的地方,如果丧失神秘感,气场将大打折扣。怒摔吉他正是“Angry Birds”的完美诠释。只要郑铭抱着吉他上去,就不会再抱着吉他下来。
郑铭的愤怒是奢靡的情绪,他认为愤怒是不可约束的。你不能因为别人抢了你的钱而以扶贫的名义忍气吞声,如果你对他很生气,就给他点眼色瞧瞧,让他知道愤怒并不廉价,惹恼别人要付出代价的。
郑铭之所以对怒摔吉他屡试不爽,是因为演出的经费由投资人担负。“Angry Birds”乐队的投资人是一个房地产老板,名字叫马德里。他们最终结为挚友,正是因为彼此都是皇家马德里的球迷。虽然马德里并不懂球,但是看在名字的份上,他不顾一切的爱上了皇马,经常半夜起床看皇马的比赛。至于郑铭,他从小就酷爱踢足球,他是皇家的忠实球迷,偶像则是伯纳乌王子――劳尔。对于马德里这个人,正是因为爱屋及乌才产生了好感。
马德里与“Angry Birds”结缘,还要追溯到几个月之前。当时“Angry Birds”应“马赛克酒吧”的邀请去演出,结果演出没开始现场就炸了锅,大家都对这个乐队充满了期待,虽然听过“Angry Birds”的音乐的人并不多,但是听过关于这支乐队的传说的人却不在少数。令人遗憾的是,当晚“Angry Birds”只唱了一首歌酒吧里便人去楼空。郑铭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认为听众只是没有听懂他们的音乐而已,这并不妨碍他们演出。
即使台下一个人也没有,他们的表演依然激昂、热烈、张狂,这正是他们的摇滚精神。不论观众的态度如何改变,他们的态度永远不会改变。“Angry Birds”的表演精彩绝伦,遗憾是没有人欣赏。不过,这反而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的随心所欲,他们可以将愤怒肆无忌惮的表达出来,只有
这样他们的音乐才能得到完美的诠释。情到浓时郑铭喜欢饮酒,所以他偏爱去酒吧演出,因为他可以在里面随便喝,喝的越多唱的越撕心裂肺。
当天的演出结束后,郑铭摔了一把吉他。虽然台下没有人了,但他还是摔了吉他。他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愤怒是忠于本我的情结。他们收拾好乐器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台下还有一个人,正在暗淡的角落里面鼓掌,此人正是“Angry Birds”的投资人马德里。马德里不喜欢“Angry Birds”的音乐,因为他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但是他欣赏这些年轻人的朝气。
不久前,马德里与朋友合资开发楼盘。不幸陷入一个圈套,一亿人民币投了进去,所谓的朋友不知去向。当晚他来到酒吧买醉,自缢的决心木已成舟。看到“Angry Birds”的表演,他的愤怒得到了彻底宣泄。他笑了,笑的那么迷人、那么**。他之所以感到绝望,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从腰缠万贯到一贫如洗的现实。如果他本就一无所有,也就不会感到绝望了。
同样是不名一文的人,有的人坚强地活着,有的人却选择自杀。吉他被郑铭砸碎的一瞬间,马德里才恍然大悟。他对郑铭说,以前我把钱看的比命还重要,直到我不想活了才明白,钱就是一张擦腚纸,用了就是臭的,不用也是擦腚纸,没有人拿它擦嘴。钱能为你带来什么,它就能剥夺你什么。人越贪婪,就越可悲。我不会去死了,我要好好活着。为了这张擦腚纸我也得活着,我得把屁股擦的干干净净的。让你们这些混蛋知道,我的屁股比脸还干净。
马德里把自己想象成“Angry Birds”中的一员,贫困潦倒,苟且偷生,可是他们无所畏忌,因为他们没有赢过,所以他们不害怕输;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过什么,所以他们也不怕失去什么。只要能想通了这个道理,所有困难都是昙花一现。马德里将过去当作一场梦,他说,既然昨天我能创造辉煌,明天我依然能创造辉煌。我从这里跌倒了,就从这里爬起来。人最可怕的不是绝望,而是失去所有的希望。马德里抠了一坨鼻屎,他说,这就是希望!
听了马德里的倾情胡扯,郑铭也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青春纪念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