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3章 回校(1/2)
继续占楼,搞了一天社保的事,头大,一点之前更新。
---------------------
张弛在记者的盘问下,又陆续回答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就带着众人,挤开了记者们的包围,登上了提前备好的车。
车上,张弛通过后视镜,看到吴云似乎有些许不乐,他的心中隐隐猜到些什么,却没有开口。
一行人坐车回到了公司,略作收拾之后,就转道去了龙影发行分公司。
早在回来之前,付华和尚乐贤就对张弛发出了邀请,萧华林的电影发行计划已经做好,《活着》的发行也该安排了。
此前张弛已经带着影片到龙影试看过一次,这次也就没有试看,几人刚到龙影,就被尚乐贤和付华带去了一家饭店。
与两人一起的还有一位外人,也是业内人士,在国内的名气与韦东不想上下,名叫冯鹏。
冯鹏比韦东小了将近二十岁,出道也比较晚,但出道时机很好,一出道,就刚好踩在龙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期。
相比于韦东的风格,他的风格更加接地气,拍的都是些喜剧商业片。
他在喜剧商业片领域不可谓不成功,不仅票房大卖,更是号称龙国春节档的开创者,在业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和韦东颇受业内人士追捧不同,他在业内的地位要低得多。
他不是影视专业出生,电影之路要比韦东坎坷得多,甚至可以用励志来形容。
他的家庭出身很普通,早年曾当过兵,复员之后,被分配到了一个粮库做管理员,他不甘于此,四处求人,申请调到了文宣部门。
他也因此获得了和影视从业者交流的机会,并进入云京电视台的艺术中心做了美工师。
在此期间,积极参与编剧工作,很快就由美工师拓展到了编剧的领域,并受到了业内大佬的赏识,成为了大佬的左膀右臂。
后来那位大佬因为题材问题,再加上得罪的人太多,遭到封杀,远走国外,将手上的资源都留给了他。
他趁此机会一举成名,并沿着那位大佬的路,一路开拓,成为了龙国喜剧界首屈一指的大佬。
当然,他的成名之路也不仅仅是那位大佬的扶持,这其中龙影也出了不少力。
不过即便如此,他在业内得到的评价也不高,地位比韦东这样的大佬差了不少。
其中原因,主要还是喜剧题材不受待见,目前电影界的主流,还是更加偏向文艺题材,对于商业题材的喜剧片很是排斥。
他心中颇有些不服气,正在寻求转型机会,希望能够拍摄文艺片,向业内的大佬们叫板。
这也是他今天跟着付华和萧华林见张弛的原因,他很想从张弛身上取取经,好为自己的转型之路做好铺垫。
虽说张弛在他的面前只是一个小辈,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对于张弛这种天才,他很乐意折节下交。
酒店的包厢里。
一行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康城的见闻,聊着聊着,冯鹏就将话题转到了电影上。
“张导的小说我也看了,写得真是太好了。”
冯鹏笑着夸道:“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能够拿到评审团大奖,我觉得理所当然,就算拿到金棕榈,我也不觉得意外。”
“冯导客气了,电影拍得再好,最后还要体现在票房上。”
张弛连忙谦虚,同时不忘恭维冯鹏一把:“冯导这些年好片迭出,从未失手,这才是真本事。”
“哈哈哈哈!”
冯鹏被张弛一捧,立刻哈哈大笑:“张导年轻有为,还这么谦虚,前途不可限量,对了,不知道张导手里还有没有本子。”
随即语气一转,道:“我最近也打算开一部严肃题材的片子,本子还没有头绪,张导若是有的话,我愿意高价买下。”
他为了转型,虽说已经准备了不少本子,但和张弛的《活着》一比,那些本子都差了不止一点。
若是张弛手里还有能够比肩《活着》的本子,他不介意将那些本子扫进垃圾堆。
张弛摇了摇头:“没有,《活着》是我唯一的一部文学小说,我手里没有其他本子了,我的本子基本都是拍电影之前才筹备的。”
“那真是太可惜了。”
冯鹏叹息了一声,端起桌上的酒,对众人说道:“来,咱们干一杯。”
众人纷纷端起酒水饮料的杯子,相互推杯换盏,喝得好不热闹,一顿饭可以说吃得非常尽兴,《活着》的发行档期也顺便敲定了。
《活着》刚刚在康城电影节斩获大奖,正是大热的时候,正好可以趁热打铁,在近期内安排发行。
就在一行人吃完晚饭各自回家之后,媒体之上关于张弛回国的事宜已经甚嚣尘上。
“张弛从康城凯旋而归,从今以后,他除了拥有十亿导演的头衔外,又增加了一个国际大导的标签。”
“张弛表示《活着》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衰仔到顶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