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缺一门(1/2)
第四十一章 缺一门
看着眼前这个称呼朱由检为五弟的人,窦常山终于确认了他的身份,木匠皇帝--朱由校。
他鬼使神差的上去扭住朱由校的脸,左左右右的捏着“你真的是皇帝啊?太帅了,我总算见到活的皇上了。”
一边的朱由检和朱徽研早就吓得魂不附体了。他们俩赶紧跪在地上。
朱徽研说道“皇上,小豆子第一次得见天颜,不知所谓,请皇上喜怒。”
这时候窦常山也感觉到自己失态了,才赶紧跪在地上,“皇上,我见到你实在太高兴了。请您千万恕罪。”
看见朱徽研平时虽然跟他不对付,关键时刻竟然还这么关心他,不由得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朱徽研却瞪他一眼示意他低头。
天启皇上哈哈大笑“我早就听奉圣夫人说你奇思妙想不同于常人了,你又何必跟别人一样呢。你给朕说说,你觉得我大明天下形式如何啊?”
窦常山一听叹一口气“陛下,你是要听实话,还是假话啊。”
“这还用说,自然是实话了。”
窦常山摇摇头,砸吧着嘴巴“说实话,不妙,很不妙,表面上看盛世天下,其实内忧外患,外有金国侵扰,内有流民做乱,如果不大力改革,多则三五十年,少则十几二十年便会生灵涂炭,江山易主。”
“哈哈哈,有些危言耸听了吧。虽然现在不比成祖时候,太平盛世,也算平常年景,怎么会生灵涂炭,更何况江山易主啊。”
“老话说的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眼下的确大明平安无事,国家赋税堪堪够用,可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可是万一边关再起战事,银子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就凭国库那点银子根本就不够用,到时候肯定要加大赋税,赋税从哪里来?农民,我大明朝举人秀才,官员不用纳税,可是却有大量的土地,而农民呢,没有地,还要缴税,他们肯定不干啊,没准那个人一急眼,反了,朝廷又要派兵镇压,还是得花钱。
一来二去大明是越打越穷,越穷越打,陛下识相,大明能撑几年啊。”
天启皇上做木匠,其实是懒,压根就不想管朝廷里的事,可是他并不傻啊。窦常山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他怎么还不明白。
“那你有什么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吗?”
这时候马车已经停了,车夫喊道“公子,已经到了。请下车吧。”
天启皇帝愣了一下“好,时间还早剩下的还是慢慢谈。先去把这个东西卖了。”
几个人跳下车来,只见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叫卖的,打把势卖艺的,好不热闹,笔墨纸砚,古玩书画随处可见。
窦常山忍不住四处张望,跟个刚进城的下里巴人“这是哪啊?怎么这么热闹啊?”
朱由检自豪的说道“没见过吧,这就是琉璃厂。是咱们这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可是哪里是琉璃厂啊,哪有制作琉璃的啊?”
只见朱徽研撇着嘴,一脸的不屑“说你是土豹子,你还不服气,这琉璃厂原来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成祖皇帝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门头沟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窦常山点点头“原来还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我说,公主大人,你不是不想搭理我吗,怎么又开始教我了?”
“我是怕人笑话,带了你这么个傻乎乎的仆人。”
朱由检笑笑“姐姐,你怎么心口不一啊,咱们好不容易得空出来玩,可是你提议的要带小豆子的。还说好几天没见他了,怪想念的。”
“要你多嘴,谁会想他,我不过是看他不顺眼,想找机会揍他一顿罢了。”
“谁揍谁啊,我可是亲眼看见他打你的......”朱由检一句话没说完,他的嘴巴就被朱徽研给捂住了,“你小子找死是吧,什么话也敢胡说。”
窦常山和天启皇上两个人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他们俩吵嘴。
走到一间店铺前,几个人停下脚步,窦常山抬头一看,黑漆匾额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三个大字“缺一门”。
朱由检点点头“就是这家了。”
以往朱由校做的木匠活,很多成品都是拿到这里来卖,他不图钱,就是想让人认可他,就好像一个作家,辛辛苦苦码了上百万的字,能不能的稿费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希望别人认可他的价值。
当然这木匠皇帝真不是盖的,由于制作精良,往往他的作品一上市,很快就能卖出去。
这还不算,他的作品往往能卖很高的价格,比如曾经做了一张折叠床竟然能卖到两万多两银子,他雕刻的人偶栩栩如生,有价无市。
几个人一进店门,老板就迎了上来,对着朱由检一鞠躬“这位公子你要点什么?咱们店里各种古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惜薪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