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再次任社长(1/2)
第59章:再次任社长
小金村蔬菜种植这个产业行不通,主要原因就是交通运输成本太高。
只要能从产业的利润里面,把运输的这部分成本给找补起来,那村民们种菜致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宋队长与老村长曾大概率算过,只要小金村蔬菜外销的价格能够达到市场均价的两倍左右,便是一个非常有搞头的行当。
这也正是当初村集体争取资金,主动带头建蔬菜大棚的原因所在,为的就是反季蔬菜的价格更高一些。
奈何菜是种出来了,但销路又成了大问题。
找超市、商贩经销,对方给不起价钱。
自己去市场卖的话,投入人力物力不说,还很难达到走量的效果。
要知道村上带头建大棚,就是为了让村民们一起种菜,现在光是那些个村集体大棚的菜在市场上销售起来都不容易了,更别提全村一起量产了。
而且看到反季蔬菜商机的不只是小金村,人家那些临近城边上的村子,早早的就有人搭起密密麻麻的蔬菜大棚了。
现在刘小猛找到的销路,无疑是另辟蹊径。
不找经销商,不进菜市场,直接卖给市区里面的餐厅,完全是从田间到餐桌一步到位的路子。
这种思路宋队长也想到过,但此路可以说是完全不通。
小餐馆采购,量少不说还以便宜为原则;而上档次的酒楼,人家对菜要求高就算了,而且都还有稳定的供应点,步步落后的小金村怎么可能挤得进去。
偏偏已经不可能的事情,刘小猛就做到了,要采购小金村蔬菜的餐厅,还是山南市赫赫有名的味极餐厅。
老村长刘孟良不知道,宋友志这个县里派下来的驻村队长可是很清楚的,真要能跟人家搭上关系,小金村的菜还愁销路么?
别的不说,单单是蔬菜供给山南市唯一一家米其林餐厅这个招牌,就不知道有多少在模仿人家的餐馆酒楼抢着来买菜。
当然,味极餐厅要的蔬菜,并不是村里随随便便谁家地里产出来的都成,而是要经过刘小猛发明的特殊技术种出来的才行。
本来刘小猛想说,村里的蔬菜也可以通过“药熏”的方法激活味道,但仔细琢磨下来,这种方法太过于张扬了,容易被人给找出破绽来。
熏点李子大家可能只是好奇,顺带着喝彩几声“牛掰”,但真要是到了万物皆可“药熏”的程度,肯定是要引起人注意的。
到时候绝对有人偷偷关注自己摘来“药熏”的那些杂草,也肯定会有人尝试着去自己掌握这门技术。
被人琢磨研究得多了,有些东西就漏洞百出了。
就算是瞎编,也必须胡编乱造得有技巧。所以在蔬菜上,刘小猛换了说法,将成果归结于自己发明的特殊种植技术。
不过刘小猛为了不引人注目的辛苦遮掩,宋友志与刘孟良哪里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眼前这年轻人,不仅仅是发明了能让小金村种出的蔬菜更值钱的种植办法,而且还找到了提前一步找到了极好的买家,准备带着全村一起发家致富。
小猛这孩子不只能力强,还极为纯良,如果是其他人站在他的角度,铁定是自己承包一大片土地,闷声发大财了,哪能想到带着村里的父老乡亲一起挣钱。
毕竟对于处在深山里的小金村来说,最不值钱的除了人工便是土地了。
这些年随着村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丢荒的良田都不在少数。
可以说只要刘小猛想自己单干,绝对能以最小的投入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指责那种,毕竟一切都是人家自己努力得来。
但,这个村里的好后生没有。
不仅如此,他还准备把自己发明的蔬菜特殊种植技术无偿拿出来,教会村民们,再帮大家把种出来的菜卖出去。
甚至于连卖给味极餐厅的蔬菜单价,是市价十倍这样的底数都交给我们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都不好好的帮忙,那简直就是可耻。
一个对视,片刻的寂静,宋友志与刘孟良不约而同的打定了主意,见刘小猛思索片刻后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宋友志连忙扶了扶眼镜开口道:
“小猛,我猜你肯定是觉得,只是你教大家种菜,大家把菜通过你卖出去的简单逻辑,搞一个合作社反而把事儿弄复杂了对不对?”
靠,这都能看出来!
心里浮现一丝儿诧异,刘小猛看向宋友志这个中年大叔,透过他那厚厚的眼镜片,似乎发现了某种叫做睿智的光芒。
“其实成立合作社,才是这件事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可以为你省去很多麻烦事儿。看得出来,你今天之所以来找我和老村长,初衷是带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绕开多余的寒暄,宋友志直奔自己建议的主题。
“你出技术大家种菜,再由你统一销售,看似简单直接,但却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小猛你想过没有,万一有人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桃源小农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