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怎么是你?(1/2)
接下来的几日,天气晴的愈发的好了。
聚古雅轩里恢复了平静,每天迎来送往地做着买卖,不免人有对匾上那些脏污指手划脚。
卓笙歌倒并不再意。
那个叫林牧云的混蛋似乎真的出了远门,已经许久没有见到他的身影。连他派给卓笙歌的副官程万里,亦只是早晚到铺子里点个卯便不见了踪影。
卓笙歌在心里暗自祈祷老天,希望那个人贵事繁的少帅快快地忘了自己这个轻如微尘的女人……
店里最近收到了两三封信,都是写给卓笙歌的,但是,打开看时,里面却是是些没有头尾的诗句,后面的落款都是兄韦南风敬上。
南风哥并不喜欢舞文弄墨,他认识的字都是有限的,写的字迹更是横七竖八的鬼画符一般,卓笙歌很少见到他写信,不知道这是发了什么神经。
想了半晌也不明所以。
那信笺亦没有往来地址,这是匪帮特有的警觉,从来不将自己的马脚露于人知,卓笙歌想回信也不知道他的首尾所在,因此她把那些信笺随手塞进书桌里面,不再理会。
积雪在仲春的暖阳里渐渐化尽。
街边的树枝上黄绿色的芽苞已经冒出头来。
一大清早,顺子拿了竹条绑的大扫帚清扫店铺门前的街面儿,猛然间听得身边有个彬彬有礼的声音问道:“请问,掌柜的在家么?”
“啊?”顺子忙住了手,抬起头来。
“请问,你家掌柜在家么?”
来人又重复了一遍,一口京腔带着丝笑意。
这人大约三十岁左右,长着一张温文尔雅的面孔,肤色苍白,细长的眼睛被阳光映得微微眯起。
身型中等,穿了件浅灰色的薄棉袍,斜襟盘扣。浓黑细密的短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却没戴帽子,一条黑色的针织围巾松松地挂在他瘦削的肩上。
他腋下夹了个大约一米长的狭长盒子,立在暖暖的阳光底下,文静秀气地像个教书先生。
“您是来出货的?”顺子看了看他挟着的盒子,将他让进了聚古雅轩的铺子里面,“我们的朝奉掌眼就足够了。”
年轻人进了屋子,掸了掸棉袍下襟的浮尘,这才坐在了八仙桌旁,将手里的狭长锦盒随手放在了桌上,“我是专程从京里来找卓老板,想请她帮忙断一幅画儿。”
此时,安子已经拖好了地,去洗手奉了茶过来,说:“这位爷,您既然是从京里来的,一定听说过我们的董朝奉,京城里可是号称‘董三眼’的,他看东西亦是极准的!”
年轻人指节修长的手在梨木桌面上轻叩了两下,似在思索,过了一会儿才笑了笑说:“我是专为了卓老板而来,若是别人的话,还不配评鉴这幅徽宗的《芦雁图》。”
说着,竟然毫不犹豫,起身拿起匣子,便想扬长而去。
“您稍等!”
顺子听了年轻人的话,脸色大变,忙拦在他的面前。他年纪虽不大,但在古董店却是从小的伙计,不仅见得多,听的更多……
这徽宗正是宋徽宗赵佶,他在古玩行里素有“千古画帝”的美誉。
每每他的画作出世,必会在古玩行里引起巨大的轰动,多少达官显贵为了附庸风雅,不惜一掷万金,以求得他的一方花鸟。
这年轻人自京城而来,又说自己身怀重宝,自然让顺子联想到那古物集中之地的紫禁皇城。曾经,董朝奉讲古时说过,是有一副赵佶的《芦雁图》,就收藏在那四九城的禁宫里面。
“这位爷,请您略等等,您说的这是难得一见的宝物,要不……我去问问东家?”
顺子弓着腰,拦在年轻人面前。
“那就请快一些,我一会儿还有事儿要办,待不了太长时间。”年轻人脾气极好,微笑着停了步子。
顺子一叠声地应着,向后院儿赶去。
聚古雅轩的后院,正当中的三层小楼木梁架构已经全都搭好,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刷着防腐防虫的桐油,满院子味道刺鼻。
卓笙歌对这味道有些微微的过敏,已经咳了两日,虽然喝了冰糖红梨水,却也只是扬汤止沸而已。
虽然阳光明媚,偏房却是门窗紧闭,卓笙歌在窗棂花纹映照的日影.
里翻着手里的一封信笺。
又是没头没尾的诗句,“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落款依然是兄韦南风。
莫名其妙的卓笙歌前后翻看了两下,便又随手塞进抽屉。
远远地听到铺子后门棉帘子上的铃铛“叮叮”地响成一片,顺子急急慌慌地跑了出来,脚下的棉鞋趟着地下的木屑,腾起一片烟尘。
“东家!东家!”顺子也看到了窗边的卓笙歌,操着公鸭般的嗓子嚷了起来:“外头来了个大角色!”
冲上偏房的斜坡,顺子差点被滑了个马趴。
“小心些,好好说话……”卓笙歌放下书,漆黑的大眼睛安静地望着顺子。
“东家,外面有位先生来请帮忙断画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林牧云卓笙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