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多些没有“官味儿”的基层干部(1/1)
好书推荐:
光明日报记者 夏 静▲
光明网记者 张 晶
去湖北石首采访关正世的路上,记者提前了解了一些他的事迹。筹建区域性鄂南人力资源市场、探索建立与民营人力资源公司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模式、创建“石首建筑防水工”劳务品牌……作为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他做的不仅仅是帮人介绍工作,而是想办法在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之间搭起桥梁,从简单的“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在石首,从关正世的领导、同事、帮扶过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听
到了更多他的事迹,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你去看看关局的手机,里面全是他‘穷亲戚’的电话。”他们所说的“穷亲戚”,指的是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创业扶持对象。关局长手机里的几百个联系人中,除了几十个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电话,其他的都是“穷亲戚”的电话。他不但帮这些“穷亲戚”们找工作,还不时与他们联系,关心他们的近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和信息。为了不错过一个电话,他24小时不关机。记者开玩笑说:“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搞媒体的才会24
小时不关机呢!”关局长回答:“我这个局长就是搞服务的,务工、失业人员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不关机只是一个态度,让他们知道,我随时准备着为他们服务。”
记者多次采访过基层干部。有时候,越是小地方的官,架子摆得越大。可在关正世的身上,记者看不到一点“官味儿”。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者,努力地为群众服务。基层干部是接触群众最多的人,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正是无数个像关正世这样的基层干部。
延伸阅读
(本章完)
不想错过《最美基层干部风采录、第三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