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章 初战告捷(1/2)
通过夜店这件事儿,让江诗雨意识到了一点。
在教李玲她们公关这件事儿上,她好像走了极端。
设身处地想一下,公关并不是一定谈什么大合同,或者一眼看穿他人的本领。
能及时地解决公司,或者村里所发生的事儿,这才是公关最应该做的。
想通了这些之后,江诗雨也不再用极端的方法要求李玲她们了。
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她们公关最应该做的。
如果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所有的技能和手段都是没有用的。
最近,她们**集团正准备在康城县建立第二个分厂。
厂址和规模正在考察中,江诗雨决定把这件事儿交给李玲她们去做。
这一次,江诗雨是真正的要把这件事儿交给李玲她们,自已全程都不会参与。
当李玲她们听说这件事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可想而知。
“江总,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么大的事儿交给我们,我们能行吧?”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当年江诗雨第一次出去谈合同的时候,紧张得差一点儿连话都没有说出来。
不过,真正的经历了之后,你又会发现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
关于建立分厂的事儿,江诗雨对她们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厂址的选择,第二药厂规模的大小。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太多要考虑的因素。
就拿厂址的选择来说吧,不仅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问题,交通的便利,附近村庄可种植药材的面积,是否有适合建厂的地方。
至于建厂的规模,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
除了受建厂的地方限制外,还要考虑药厂可吸收药材的能力,以及年生产量和销售量等多种因素。
李玲她们带着江诗雨的这两个问题,在康城县的周边转悠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
这时,李玲她们就在想,是否是自已的工作方法出现了问题?
她们都在想,如果是江诗雨来做这件事儿的话,她又会怎么做呢?
最后,她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找一个对康城县最熟悉
的人。
那么,谁对整个康城县的地理都非常熟悉呢?
答案当然是土地管理局的人。
有这么好的一个机构不用,偏要自已去找,是不是有点舍近求远,缘木求鱼了呢?
于是,她们直接就去拜访了康城县的土地管理局局长。
当李玲她们亮明身份,说想要在康城县找一个地方建立药厂时,林局长高兴得像接待亲人一样接待了她们。
尤其是当林局长听说,李玲她们是**集团的人时,立即就让秘书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专门负责跟李玲她们进行工作对接。
第二天,林局长的秘书陈昂就给李玲她们找到了三个适合建厂的地方。
一个在县城的北面,一个在县城的西面,一个在县城的南面。
李玲她们对陈昂画出的这三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认真地做了调查。
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优势,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县城的北面,属于多山地带,环境好,适合各种药材种植。
不过可种植药材的面积不多,地块非常的零散,不适合规模化管理种植。
县城的西面,属于丘岭地带,地势平坦,适合建厂的地方比较多,也可以大规模种植药材。
就是有一点儿,土地沙化严重,种植茶树,或者花生还行,不太适合种植药材。
更重要的一点儿,县城的西面交通不便,一座卧虎山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康城县跟这片丘岭地带给隔开了。
这也是很多投资商来到了这里,最后又叹着气离开的原因。
由于那座卧虎山的阻隔,康城县的西面跟东西两面的经济发展,就像是隔了一个世纪。
对康城县的人们来说,县城的西边就是山区。
最后,就只剩下了县城的南面。
这是整个康城县交通最便利和发达的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整个康城县的工业园区,经济命脉之地。
不管是从交通,还是从建厂方面来考虑,都是最佳的厂址之选。
不过,这里的环境不太好。
由于这里是工业园区,空气的污染比
较严重。
经过慎重的考虑,并综合了**集团的生产要求,李玲她们把厂址选在了卧虎山以西的独塘镇上。
李玲她们给出的理由是,独塘镇上适合建厂的地方有很多,可大可少,灵活性比较高。
独塘镇上最大的问题是土地沙化和交通不便,最大的障碍就是卧虎山。
不过,李玲她们认为,土地沙化可以改善,再说了,在独塘镇上建厂,又不一定非要在这里种植药材。
在与独塘镇一山之隔的高贤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乡村小农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