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千村万乡水果链锁店(1/2)
宋凯的“千村万乡链锁饭店”,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把他养殖的鸡鱼和野兔的名气给打出来了。
不过,这样还远远不够。
农民最大的财富是土地,还有农产品。
可用于更种的田地,大部分都承包给了江彦真。
剩下的也只有山地和果园了。
小连山附近盛产桃子,石榴和柿子这些东西。
宋凯之前就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经验,可以把他家的桃子种出蟠桃的味道来。
后来,他又开办了果子酒厂,又催生了一些桃园的发展。
自从他的酒厂倒闭之后,那些种植桃树的农民,也就只能自产自销了。
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宋凯就会看到,有大批的果农在公路两旁摆摊卖桃子。
价格低得,简直想让人骂娘。
不管是搞种植,还是搞养殖,除了东西好之外,销路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大的水果商贩,估计他们小连山附近的水果,也就不愁卖了。
可是,他们这个地方穷山僻壤,种出来的水果又没有什么名气,哪个水果商贩会来收购呢?
宋凯在城里见过专门卖水果的商店。
只不过,这些商店的水果,大部分都是从外面运为的,价格也非常的贵。
宋凯细数了一下,就他们小连山附近的水果种类,就不下于十几种。
如果能把这些水果放在一起,集中销售的话,跟一个专门的水果店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他们的水果绿色环保,又即时新鲜,绝对会倍受欢迎。
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对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东西越来越注重,即便是价格贵一些,也无所谓。
想到这里,宋凯就寻思着,把小连山附近的水果也以链锁店的形式拿出去销售。
果农自已,卖自已的水果,肯定要比把它们卖给水果商贩要赚得多。
只要这样的水果链锁店多了,就不怕水果卖不出去。
虽然宋凯并不懂这样的方式叫分散销售,不过,道理他是懂的。
宋凯粗略地算
了一下,开一家这样的水果店,也用不了多少钱。
大部分钱都花在店面的租金和装修上了。
反正,水果是咱自已果园里产的,可以先代销,卖出去再给钱。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彼此也都信得过。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宋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联合小连山附近的村庄和果农了。
他们一听宋凯这样的构想,大表示大力赞成。
因为水果最大的问题,就是销路问题。
宋凯简单地给他们算了一笔帐,如果他们开十家这样的水果店的话,每个水果店每天可以卖出一百斤桃子。
这十家水果店,一天就可以卖出一千斤桃子。
这要比果农要路边摆摊卖十天的产量还要多。
这样以来,所有果农的销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卖完桃子,石榴和柿子刚好也可以下来了。
这样以来,果农的石榴和柿子的销路问题,也解决了。
宋凯的这个设想是好,不过,在这里有一个最重的问题。
那就是开水果店的钱,从哪里来,这么多水果店,又由谁来负责统一运输和管理。
宋凯目前还没有实力,承担起这么大一笔开销,他又不想向江彦真哪里去借钱。
思来想去,宋凯想到了一个集体化管理的方式。
他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是有限的,如果要是几个村联合起来的话,这件事儿就好办了。
反正,国家也有政策,对农民创业可以申请无息贷款。
这样以来,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统一管理的问题了。
宋凯他们虽然没有管理的经验,不过,他们可以找专业的人来管理。
水果店面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村民,都可以开。
然后,由村集体统一装修,统一上货,统一培训管理,这就既保证了店面规格化,又解决了店主的后顾之忧。
这第一比的水果店经营者,首先是从各村的贫困户开始的。
因为国家给农民提供的无息贷款,也主要是针对贫困户的。
有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只要是符合条件的
贫困户,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干的。
在“水果链锁店”进行的同时,宋凯也在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品牌的问题。
有“玉净液”在手,他不担心水果的品质问题,关键是他们的水果没有名气。
经过他们几个村长的共同商量,他们给自已的水果起了一个很乡土化的名字叫“富农”牌水果。
对于何天龙教授研究出来的“生命一号”,宋凯也有所耳闻。
从“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乡村小农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