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追寻丢失的精神(1/2)
——评论集《追寻丢失的精神》自序
隆冬季节的一个周末,我和老伴儿沿着八一湖边漫步,忽然,一阵雄壮昂扬的歌声,从少年英雄纪念碑方向传来。我循着歌声信步走去。不远处,少年英雄纪念碑十几米高的雕塑前,一幅景象把我们吸引了——
就在雕像前的数十级台阶上,依次站立着一排排白发如雪的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上下,雄壮的歌声正是从他们这儿传出。十几阶数10米长的阶梯,已经站不下歌唱者的队列,顺着两侧草坪正向高地伸延,歌者的人群一直延伸到纪念碑后的高高的山坡上。粗粗概算,这支唱歌的队伍足有千人之多。听歌声,有五六十年代的《红梅赞》《歌唱祖国》《英雄赞歌》,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有《七律长征》,还有《冰山上的来客》等那些传唱久远的抒情歌曲。站立倾听,当老人们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红梅花儿开》几首前苏联歌曲以整齐优美的旋律演唱完毕时,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这些歌曲,几乎是清一色的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祖国的歌曲。我想这些老人哪是在唱歌啊,他们是在用歌声回首青春岁月,他们是在用歌声回望他们经历的一个时代啊!我想,这肯定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成员肯定是文艺团体的退休老同志们。不然何以有如此优美雄壮且显得训练有素的歌声呢?
我走进歌者的人群,细作询问才知道,这些白发老人,他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他们来自周围各个不同的小区大院,全部是自发前来的,且全是普普通通的市民。据说,这样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已经坚持了数年。队列第一排的前角处,有一位八十六岁的老太太,她是被人推着轮椅来的,是队伍中年龄最高的老人,但每当旋律响起,她那伴着旋律打着节拍的双手,她张张合合蠕动的双唇,能让人感到老人一颗回到青春时代的心。推轮椅的小姑娘是老人的乡下亲戚,她告诉我:每天来唱歌,已经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必修课。逢上雨天雪天不能前来时,老人就显得郁闷,就显得不乐。而只要听到八一湖边的歌声,老人就显得兴奋,就看上去特别快乐。
2009年的冬天是许多年来北京最寒冷的冬天,据说即使在气温最低的零下十五六摄氏度的那几天,这些穿着各色羽绒服的老人们依然聚集在这里歌唱。在冬日的阳光下,一群白发老人,一曲又一曲荡人情怀的歌曲,组成了北京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他们的歌声,在北京的上空,在大都市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间回响,诱发着人们对飘然逝去的昨天做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和回忆。
面对这一群冬日寒风中引吭高歌的老人,我在思考:他们本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月,本该在家里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之乐了。但他们却一天不落地来这里。他们是纯粹为了娱乐吗?我想是,可又不完全是。因为从他们精选的那些年代歌曲里,从他们庄重而认真的表情里,我分明感受到他们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那些歌曲,几乎是清一色的“红歌”,充满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抒发对英雄、对祖国、对生活的赞美,表达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是在唱歌吗?不,他们是用歌声对历史回望,他们在用歌声表明他们这代人对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的珍惜。他们在呼唤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是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我们的民族便没了生机,便没有希望。作为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青年时代在激情中度过,他们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一路走来,他们也的确遭受过因为党的政策的某些失误带来痛苦与贫穷。然而,当我们客观地来看待那段历史时,我们不能不说那代人从来没有因为贫穷和生活中的某些委屈,就放弃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就动摇对党、对祖国、对生活的坚定信念,那种对精神信仰的坚定追求,成为一代人鲜明的符号。也正是那代人对理想的孜孜以求,我们整个民族后来才能够在对历史的反思中清醒,才能把错误和失误变为今天快速发展的财富,我们国家才有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巨大进步。
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天,当世界正以羡慕和惊奇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巨大变化时,当汽车的增加以惊人的数字跃居总量世界第一时,当我们许多人随时可以品尝过去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享受的美宴大餐时,很多人突然感到我们缺少点什么,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我们缺什么呢?我们缺少了信仰的力量,缺少了高尚理想带来的精神的无穷张力。相比昨天,我们的确富足了,可以说衣食无忧了,而许多人在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今天,却陷入了精神上的贫困和苍白。金钱的泛滥使精神沉睡,官场的庸俗使理想失色,市场的失信使社会畸形。所以,当一些人有了权,便去滥用谋私,便去寻找额外的贪欲,便去追求花天酒地的享受,官场上便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不惜抛弃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裸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以“包二奶”为荣的丑类。所以,当一些人有了钱,便只会摆阔斗富,过起纸醉金迷的生活,便会挥金如土地去满足自己的奢侈和淫靡,便会忘记今日中国还有一部分生活在贫困中的同胞。
对此,有理论界的朋友在大声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捍卫我们的英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