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答腾讯网(1/3)
腾讯读书讯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与《青年文摘》杂志主编崔友利,应邀做客腾讯网大型文化访谈节目“盛事龙门阵”,畅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农民和土地等话题。
蒋子龙:真正的帝国应该是有君主的,是向外扩张的。但是我这个《农民帝国》有一点调侃,称王称霸,自以为了不起,是这样的“农民帝国”。
主持人:其实我们今天演播室的场子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帝国。还有一位嘉宾他是《青年文摘》电子杂志的主编。这个王国在此时此刻是自由的,那您的《农民帝国》对他来说是自由的吗?
蒋子龙:不是自由的。当今有许多这样的人物他有一个情结,要做大、做强。做大、做强的标准是把自己搞成一个独立王国,搞成一个小小的帝国。在这个帝国当中他要当土皇上,这种情结有的是农民,有的不是农民,有的留洋回来,有的西服革履,所以当我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书名,好长时间以来,我几次想变,变来变去最后还是变回去了。最后我的责编认为这个书名不错,就这样定了。
主持人:我记得过去您写《赤橙黄绿青蓝紫》包括《蛇神》这些作品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您是带着深深的感情和一种思辨去写的,您开始关注人性和历史时代之间的一些变化和交错,您觉得写《农民帝国》这部书和之前您写过的作品初衷一样吗?
蒋子龙:每一部书都应该是有不同的出发点,有一点激动他才想起来写这部书。我的观点一直以为一个作家写多少部作品,写哪一部长篇这对他是一种缘分,命中注定你有这部长篇,命中注定你能写这部长篇。强求是对于另外一些作家,有一种作家是有那种灵气,强逼着写也可以写出来。我是需要在创作上下笨功夫,我是比较笨的。我的长篇都是出于自己对它的一种缘分。
主持人:您是先让这个作品的某种情感击中了您自己,然后再去击中别人。
蒋子龙:我很有触动,有一个很聪明的人问我,他说长篇的源头是什么?我说长篇的源头就是命运,就是这个人命运的经历或者是运途、命途。经历过的东西,生活里有,这是不能强来的。一个短篇可以,一个有广泛的生活积累后可以。假如你愿意,你明天可以看到以火柴为题材的一个短篇小说。写长篇可以立意,但是要真正完成要看他的生活经历当中、命运当中有没有这种经历。
主持人:那《农民帝国》里老郭的命运击中您哪儿了?
蒋子龙:这个问题问得太深了、太强了,牵扯到作家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我在写《农民帝国》的过程中,为了摆脱让我的家乡人看到我是写谁谁谁的,曾经到河南蹲过一段时间,到山东的农村里待过一段时间,就是为了不让别人说我写谁谁谁,有人对号我真的受不了这个麻烦。但是这个触动我应该是在一九九六年底,我接触了一个信息,它是《科技日报》的改革版,它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企业家的命运,第一届优秀的农民企业家,第二届、第三届做了一个追溯,这一追溯所剩无几,硕果仅存的就是那么几位。
我大吃一惊,因为我认识很多这种企业家,我跟他们都有交往,我是近三十年来关注这个人群的,这给我很大触动。那一阵有一个时髦的词是“中箭落马”,我就思索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是这个现象?我开始留心,留心之后走了好多地方,见了好多人。
我把十八世纪以前中国农民的命运排一下队,简单地说他们有两大命运,一个是过不下去造反。饿死不会造反,当有一种政治压力逼他活不下去,他会造反。造反成功者当皇上,这是过去的命运。十八世纪以后不是。十八世纪以后中国的农民发大财以后,往城里发展做买卖,然后叫地主兼资本家,地主兼资本家以后送孩子留洋,留洋回来成大器,咱们好多农民的孩子都是这样。
到了改革开放,有一种观点了,孙中山让农民醒了,毛泽东让农民站起来了,邓小平让农民富起来了,所以我就感兴趣了。怎么富的?富到什么程度?富了以后快乐不快乐?
主持人:富起来了以后能不能担当起来这个富?
蒋子龙:他幸福不幸福,他快乐不快乐,这一查我就发现有些哥们儿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原来很穷,突然富了,突然梦醒了,又回到原地了,又成穷光蛋了。这个穷光蛋和过去不一样,肚子大了,血压高了,有的回到监狱了,有的回到坟墓了,给我触动非常大。我那时候四五十块钱养三口人,厂长、局长、市长跟我吃一样的伙食。这个时代非常有钱,钱很多,钱把人烧得五脊六兽。现在是钱闹事,除去恐怖主义,剩下的一个恐怖元素就是金钱。钱把人烧得撑不住了,这个世界被钱烧得撑不住了。金融风暴比自然风暴还厉害,美国是最富的国家,一场金融风暴美国梦破灭了。钱捣乱,“9·11”都没有把美国炸成这样,拉登没有把美国搞垮,钱把美国搞垮了。
主持人:这是说到《农民帝国》这本书的根基上了,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帝国”树立起来,也是什么让这个“帝国”破灭,其实就是财富的欲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蒋子龙文集.14,人生笔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