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女儿的琴声(1/6)
1
“我们学校进行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有百分之八十的现代中学生不愿做父母那样的人。您对这个结果有何感想?”
“您对中学里组织各种社团、搞勤工俭学怎么看?”
“您是不是认为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要?您心目中完美的中学生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学生比您上中学的时候显得更成熟,思想更复杂,更有主见,更富有竞争性,您以为如何?您认为现代中学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们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南开大学附中高中部记者采访团的郑梅同学和她的一个伙伴,轮流向我提出关于中学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尖锐而又敏感,十分钟前她们突然推门而入,把我从稿纸堆里拉出来,声称只占我半小时,可光听她们提问就过去了十分钟,问题还没有提完。我毫无思想准备,觉得这些学生记者比成年记者更厉害,他们没有顾虑,咄咄逼人。我的一双儿女也坐在旁边听我怎样回答……
2
正像郑梅说的,现代的中学生比我当中学生的时候“更有主见”。我的儿子也在读高中二年级,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七,跟我穿一样长的裤子、一样大的鞋袜,在家庭里占据着一块不容忽视的空间。家里一些应该由男子汉承担的体力活儿,大部分归他负责了。不知不觉,连一些琐事似乎也进行了心照不宣但又十分明确的分工。早晨,儿子把他母亲的自行车搬到楼下去,母亲下班回来他再把车子扛上来。几年来,可谓“百扛不厌”,责无旁贷,已成习惯。妻子在下班的路上负责采购,大包小包,青菜萝卜,在楼下一声呼唤,儿女急忙奔下楼去,儿子扛车,女儿提篮,如众星捧月,簇拥而上,邻里羡慕,妻子脸上的疲劳一扫而光,颇感得意。中午在儿女放学之前,我须赶回家中把饭菜加热,儿子负责刷锅洗碗,女儿负责桌子和收拾厨房。晚上,妻子负责做饭,儿女的分工不变。至于我嘛,碗筷一放就可以坐到沙发上去看电视新闻。偶有朋友来访,看到这场面甚感不满,说我茶来张口,饭来伸手,吆三喝四,大有老太爷的派头。而我儿女并无怨言,各人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这只能说我们教子有方,养儿育女一场开始回收“经济效益”。
每个人都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因此每个人在家庭里都有发言权。可惜我并不是很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我自知不是个十分民主的家长,脾气暴躁,上来邪火地动山摇,家人惧怕。但是,儿女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争取到了他们的发言权。
女儿嘴巧,看书也多,虽然只有十岁,却是家里唯一能跟我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人物,也是唯一敢取笑我、对我进行正面批评的人。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凑到我的写字台前,看看稿纸上的页码,再问一句:“今天写了多少字?”我若写作顺利,自然会高高兴兴地跟她亲热一番。若文思受阻或来访者太多耽误了写作时间,就会心烦地把她赶开:
“躲开,别搅和,快去练琴!”
这时女儿就会向她的母亲和哥哥努努嘴、挤挤眼,阴阳怪气地故意大声说给我听:
“走走,咱们快点躲他远远的,他今儿个写的字少,窝着一肚子火想拿咱们出气!”
经女儿一点破,我肚子里的火气自消。以前常因写作不畅无缘无故地发火破坏家庭的和谐气氛,经女儿发现了这个规律,我就不好意思再借题发挥,“嫁祸于人”了。
当然,她有时也是很讲策略的。比如要批评我的脾气不好,就说她的某某同学的父亲“长得特别喜相”,愿意跟小孩儿在一块玩儿,还爱装傻样儿逗得大伙哈哈笑。她还会借别人的嘴挖苦我:
“凡是到咱家来过的同学,都对我说:‘我们不怕你妈妈,怕你爸爸。’”
我心里难受,觉得这不是小事情,就说:“我是个坏爸爸,让你在同学中丢脸了。”
她完全一副大人口吻:“咳,脾气是小事,还有主要方面啦,你当然是我的好爸爸。”
“呀,你还懂辩证法?你说,你的同学来了,我把咱家的好东西都拿给他们吃,他们为什么还怕我?”
“你身上长着瘆人毛。”
我摸摸自己额前老爱支起来的那一绺头发,自嘲地说:“是不是这撮毛?”
“不对,这是学问毛。”
“什么叫学问毛?”
“有学问的毛!”
又气你又哄你,令人哭笑不得。现在女儿有更好的办法对付我,她起着调节家庭气氛的重要作用,这到后面再说。
3
儿子则是蔫的。
他一直喜欢理科,升到高二分班时理所当然地上了理科班。半年之后由于化学考试受挫,对理科失去信心和兴趣,突然提出转科。老师多次耐心地劝导,我也再三向他陈述中途转科的弊端,高中的功课那么多,负担那么重,落下半年的课程追赶起来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学理科升学就业的机会多,选择的余地也大,学文科升学就业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小得多了!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蒋子龙文集.14,人生笔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