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第三十七章(1/3)
直到“七七”抗战八周年的纪念日过后,章树人进深山“巡迴教学”的第一轮才转完,回到了界牌岭贺家祠堂的树人小学“校本部”。他是坐着“滑竿”回来的。抬滑竿的轿夫,两名是小山寨派出来送校长的,两名就是界牌岭那半痴半傻的村民——聪明的大管家贺老七特意派他俩去迎接章校长。因为彼此都是熟人,在那两个多月共同背书上山的日子里建立了真正的友情,所以一路上倒是有说有笑。
刘菊淡见到章树人之前,心里怦怦直跳,好象那千言万语汇在一起,将要打开闸门,一古脑儿倾泻出来。她想诉说打狗河谷的荒凉和土匪的残暴;夸奖鲜于国风的勇敢和正派;猜测周立言、王雨农带领八名学生孤儿的去向——肯定早已越过独山,到达贵阳;想诉说与饿狼搏斗的险情;又想打听一下战局的趋向;更想哭诉对校长和学校的思念之情……象一个走失了的小女孩那样向兄长哭诉委屈。然而,章树人与鲜于国风紧紧握手和拍拍肩膀,又与刘菊淡紧紧握手(连肩膀也没拍)之后,所说的第一件事却是:“咱们立刻开一次校务会议吧!”
“这个怪人!难怪周立言要骂你‘教育狂’!除了办学,你还懂不懂一点儿人的感情?”坐在祠堂教室白樟木课桌后边,刘菊淡这句话并没说出口。她不反对开会,甚至很想参加校务会——离校半年多了,有时简直分不清自己是人还是鬼!现在能出席一次郑重其事的校务会,真象遇难沉船的乘客又坐在了救生艇上,怎能不欢慰哩!但是,她又觉得章校长实在是伤害了自己的感情——亲人见面之后,不准哭,不准笑,不准相互劝慰,不须询问伤痛,就只需要开会儿?
“刘小姐!还是请您负责记录吧。上一次校务会议,在东江车站,只有我和三位男老师参加。当时未能请您参加,也来不及作正式记录,后来是我补记的……”说着,章校长把校务会议记录本双手递给了刘菊淡。
出席本次校务会议的共有五位教职员工:章树人,刘菊淡,鲜于国风,李长辛和章丽萍。萍萍不再是学生,而是以“庶务员”的身份出席会议。这也是“时势造英雄”吧,她现在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小管家了。
第一项议题,由章校长报告了转运和分散保存本校十万册图书和课本的简要情形……
他双手微微颤抖着拿出一张纸来,尽力抑制着感情,字句清楚地缓缓说道:“我代替全体学生和山民,写了一张总收条。”
大家传阅了这张“收条”,个个红了眼圈儿。原来这是章校长最后的抉择呀!
藏书于民,万无一失,
送书于民,启迪良知,
还书于民,众人为师,
根深叶茂,桃李满枝。
刘菊淡将“收条”正式收进了校务会议的记录本,章校长的一片精诚也收进了她的心底。
第二项议题讨论得相当热烈,人人争相发言,争着要进深山去“巡迴教学”……最后决定“兵分三路”——由章校长、鲜于国风、刘菊淡分别担任主课教师,各包一片三四个小村寨。由李长辛和章丽萍负责接送策应,并协助批改作业。章丽萍仍然负责看家,经常照管贺家祠堂校本部。这样安排的结果,每一个小村寨,一个月当中至少可以进行一次讲学或辅导(包括批改学生作业)。每个学生,一月之中可以学会一百五十个汉字的认、读、写、用。
这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教育计划呵。章树人又激动起来了,“小孩子两年学会三千汉字。掌握了这三千个常用汉字,他就可以写信、记帐、看报、读书,就具备了自学能力,也为将来继续升学打下了基础!咱们树人小学现在有两百多学生。只要咱们五位同事齐心协力,坚持下去,两年就能为凤凰山的十几个村寨教出二百个秀才来!有了这二百秀才,再过几年,就会有两千个秀才!还会有中学生,大学生,博士,教授,科学家,文学家……建国大计,全在于百年树人啊!”
为了祝贺章校长“巡迴教学”归来,也是为欢迎刘菊淡和鲜于国风二位教师上山,贺举人叫大管家置备了一桌酒菜,送到祠堂里来。老举人和大管家等人并不出面陪客。谁也闹不清这是什么规矩——只好客随主便,五个人一起吃顿团圆饭。酒菜甚丰,计有:豆瓣鱼,炒腊肉,鸭子烧蘑芋豆腐,糯米藕,辣子鸡丁,松蘑白菜,盐酸笋,咸鸭蛋,冰糖莲子和泥鳅豆腐等十个大菜。数量之多,足够他们五人吃三天!还有一坛带酒糟的原汁糯米甜酒,酒有五六斤,那酒糟也是极好吃的,慢慢吃,大概能吃半个月。小管家萍萍明白了,笑着说,“贺举人不陪客,也不请咱们到他家里去吃,是为了让咱们多吃几天呀!”
如此丰盛的佳肴,别说在柳州,就是在耒阳也没尝过。鲜于国风甚至说,有几个菜从来没吃过,便请刘菊淡给讲解烹饪方法。贺家请客相当讲究,厨师挑来的两担食笼里,还有一张红纸正楷写好的菜单。刘菊淡按照菜单讲过糯米藕的作法之后,鲜于国风偏偏要问那甜酒是怎么酿造的,这可把刘小姐难住了。
“酿酒要有酒酿……”
“酒酿是什么?”
“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撤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